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工信部长苗圩:中国口罩最大日产能2000多万只

来源:工信部长苗圩  发布时间:2020-01-30 11:05:25

   中国口罩最大日产能2000多万只 发力破解“脱销”困境

  1月28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河北汇康日用品有限公司正式复工,全力生产,支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目前,该公司拥有20条生产线,可日产防护口罩80万个。中新社发 郭雨萌 摄  1月28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河北汇康日用品有限公司正式复工,全力生产,支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目前,该公司拥有20条生产线,可日产防护口罩80万个。




  “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日在天津调研时说。
 
  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和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人们印象中,生产个口罩,对于中国来说并非难事,但为何口罩依旧紧缺?
  疫情发生后,浙江、上海、山东、广东、安徽均对本地的口罩产能进行“家底摸查”并对外公布。而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的口罩过滤材料日产能达10吨,可供生产700万到800万只口罩;截至1月26日,湖北省仙桃市已有35家企业复产,日生产口罩270万只。
  仅根据上述可查数据的简单累加,现在中国一天就可生产约1730万只口罩,已接近工信部预估的最高产能。
  浙江建德朝美日化总经理林焰峰称,中国有着全球最全的工业体系和最快速的生产能力,现在的自动生产线用成卷的无纺布,自动切割成口罩的外形,叠压后自动焊接耳带,经过消毒等程序包装成品,全过程都是全自动化。
  据介绍,按照正常情况,一般一台机器每秒就可生产2至3只口罩,通常每分钟的生产数量在上百只,多条生产线可用子弹出膛的速度生产。
  为何口罩仍脱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说,口罩短缺是因春节放假停产。相关生产企业绝大部分已停产放假,工人返乡、原料停供、物流停运。
  即便是临时召回员工,复工复产,生产也需要周期。从生产到民众能戴上,中间也还有多道程序。
  一些工厂正在紧急扩大产能,但也需时间。广东东莞的一家口罩生产厂负责人谢阳在接受采访时称,采购新设备、安装调试,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新厂的机器要到三月底或四月初才能启用。
  原料、物流等也是制约因素。若上游的原料供应不上,即使口罩生产企业全员到位,机器开足马力,生产也会受到影响。
  而在铁路调整部分线路、一些省际交通停运等情况下,口罩配送面临“最后一公里”问题。此外,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目前大量口罩优先支援湖北、支援医护,因此,网店及其他地方的线下药店口罩供应相对紧张。
  为何没有充足储备?作为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中国的年产量占全球约50%,但业内人士表示,口罩存在有效期,无论是厂商还是医院,在非特殊情况时期,都不会有大量的囤货库存。
  而普通民众对口罩的重视,开始于17年前的非典疫情。但疫情过后,口罩被束之高阁。近些年的雾霾天气,让部分民众开始习惯平时戴上口罩,但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品、一些地方甚至规定不戴口罩就受罚,则属于此次疫情防控中的新情况。
  加之口罩是易耗品,任何口罩都有时效性,专家建议每隔4小时更换一次,若口罩被污染,第一时间要更换,因此需求量急剧增长。


  对于突如其来的全国性口罩刚性需求大爆发,短期内供给跟不上也在情理之中。
 
  加班生产,加速运达。谢阳透露,为了这场疫情,他们企业花了30万元人民币买了12台新机器,以4倍工资召回了10多位员工回厂,保持超负荷工作。
  1月24日凌晨,在武汉“封城”限制下,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珠海市分公司收寄的防疫物资直达武汉。立恒电子商务公司约10万个口罩现货急需发往全国各地,温州市邮政分公司鹿城寄递部迅速调集力量,以最快速度确保防疫物资顺利发运。
  国际通道亦在提速。武汉天河机场海关严格按照“特事特办,从快从简,第一时间通关放行”的要求,建立防疫捐赠物资通关专用窗口,开辟绿色通道,指定专人一对一全程予以通关指导。
  复星集团28日表示,在海外已经锁定了33万套口罩和27万套防护服。未来几天,从英国、葡萄牙、德国、印度、日本等地采购的医疗物资将紧锣密鼓完成各种手续,力争尽快运回国内。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