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陆军军医大学药检系教授邹全明奋战10余年研制出世界首个幽门螺杆菌疫苗

来源:重庆晨报  发布时间:2020-01-06 18:11:58

   十年超级细菌疫苗攻坚路 邹全明: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人物简介

  邹全明,1963年出生于四川省西充县。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始人、主任,陆军军医大学药检系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教研室主任、教授。领导团队成功完成Ⅰ、Ⅱ、Ⅲ期临床研究、获得世界首个幽门螺杆菌疫苗新药证书。
 
  位于陆军军医大学校园内的“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外面看就是一栋并不起眼的白色小楼,但就在这栋楼里,一项研究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针对超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的疫苗Ⅱ期临床试验即将结束。如果其后的Ⅲ期临床试验也能顺利完成,全世界第一个超级细菌疫苗将在这栋小楼里诞生。
  为了这个可能,邹全明已经带着他的团队在这栋白色小楼里奋战10余年。
 

  研究超级细菌疫苗十年
 
  超级细菌,是指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而出现的严重耐药菌。
  邹全明和他的团队是在2008年盯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的,这个位居WHO耐药菌清单中革兰氏阳性菌首位的超级细菌,每年侵蚀着数以万计病人的生命,特别是那些刚刚做完手术的病人。这些病人免疫力低下,被金葡菌找上后,患骨髓炎、脓毒血症、化脓性关节炎、急性肺炎、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一个正常的骨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前后到患者出院的时间在20天左右,但如果患者感染了金葡菌,不仅治疗时间成倍增长,花费也会十倍的增加。”邹全明说,更重要的是,因为现在全世界也没有针对金葡菌的疫苗,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后,感染金葡菌的患者也不见得能够治好。
  2008年,邹全明教授和他的团队开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等超级细菌疫苗的研究。
  目前,邹全明主持的金葡菌疫苗临床研究正在开展Ⅱ期临床试验,已有200余人参加了该临床试验。如果Ⅱ、Ⅲ期研究顺利,该疫苗很可能在2022年左右研制成功。
 

  研制出世界首个幽门螺杆菌疫苗
 
  在疫苗研究的道路上,57岁的邹全明已经走了25年。
  2009年,我国成功研制国际上首个预防胃病的幽门螺杆菌疫苗,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个疫苗的研发者就是邹全明和他的团队。
  1994年,博士毕业没多久的邹全明有了自己的实验室,那是两间2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只有一台学生做实验用的显微镜,两个助教和一个技术员,以及4000元科研启动经费。这是邹全明所有的“创业”基础。创业的第一个项目,他就瞄上了还没有人吃过的“螃蟹”——幽门螺杆菌疫苗。
  1995年,幽门螺杆菌疫苗项目立项。邹全明和他的研发团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就做了好几年。研究正式开始后,也是困难不断。
  首先要做的就是驯育出高感染动物适应株,但一次次将细菌喂给老鼠,却不见感染迹象。听说蒙古沙鼠容易感染,课题组又想办法弄来几百只沙鼠,经过5年的反复筛选、多次传代,才成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动物感染模型。
  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成本高,为了节约研发资金,团队想出了把幽门螺杆菌的基因提取出来,转到大肠杆菌中去培养菌株。注射型疫苗激发产生的抗体难以达到胃黏膜部位,课题组就尝试口服疫苗,为了避免疫苗被胃肠道内的酸液和各种消化酶破坏,课题组采用特殊工艺剂型,硬是做成了口服疫苗。
  终于,2002年,幽门螺杆菌口服疫苗完成动物临床前研究;2006年,Ⅲ期人体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有效率达85%,保护率达72%。目前,该疫苗已经转让企业,进入产业化阶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