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教育文化

教育的感情回报 永远要优于知识回报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薛涌  发布时间:2019-12-15 20:00:19

   教育的感情回报

  永远要优于知识回报

  中国是教育的世界冠军吗?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日前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PISA)测试结果,中国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作为一个整体取得了阅读、数学、科学全部三项科目第一。这次共79个国家和地区参测,测试对象是15~16岁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成绩,被认为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国义务教育的成就。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中国教育已经是世界冠军了,为什么中国的留学热乃至于“美高”“美初”留学热,依然愈演愈烈?按这个成绩,美国的水平比中国差一大截,那么美国人应该送孩子到中国读书才对啊!

  有人指出,上述四个发达省市不能代表中国的整体水平。但也有人说,这四个省市人口总计近两亿,足以构成“世界第七人口大国”。况且,也正是这四个省市,留学 (特别是低龄留学)似乎比其他地区更热。

  我们先从显而易见的结论开始。

  首先,中国的教育成就不可否认,而这种成就在中国反而容易被低估。我见过不少中国学生被父母送到美国接受“先进教育”,其实在美国读的学校还不如原来国内的学校。每年几万美元的花销,就这么被忽悠出去了。

  其次,在肯定成就的同时,应该认真审视这种世界冠军的含金量。这里涉及的样本规模和结构等技术性问题可以暂且略去不提。哪怕我们假设这一测试结果有充分的说服力,即上述四省市的基础教育真的是世界第一,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今国际上教育的新概念,是60年课程的终身教育,即从6岁入学一直学到66岁退休为止,否则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和时代进步。如此计算,从6岁入学开始,到15岁参加PISA测试,也不过9年时间,仅仅是60年教育最初的六七分之一吧。如果用马拉松比赛打比方,这是42公里全程的头7公里左右。一般而言,此时比赛只是在热身、试探阶段。在大部分马拉松比赛中,此时一马当先的选手,在其他选手冲刺终点线时,他们几乎已无影无踪,甚至有半途弃赛者。

  中国的学生会不会是这样的冒进者?对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感到忧虑。比较中国和芬兰的教育就一目了然了。

  芬兰是PISA测试中表现最突出的西方国家,三项成绩排名在第六到第十之间,但远不如中国和亚洲几个国家。然而,芬兰教育在国际上信誉很高,乃至各国纷纷前去考察,形成“教育旅游”的景观。

  令人吃惊的是,芬兰学生放松得出奇。事实上,芬兰的学校系统,在高中毕业前基本上是没有考试的。其核心理念是,学习是为了兴趣,不是为了分数。反观中国,读书的目标就是考试。学生有时在学校拼到很晚才回家,还要继续奋战到夜里一两点,作业还做不完,以致于学生中厌学者越来越多,甚至出现抑郁症患者。

  美国教育学家曾提出衡量教育的两种指标:知识回报和感情回报。经合组织的PISA测试检验的就是知识回报,即你对所学内容掌握了多少。什么是感情回报呢?那就是你学了一段时间后,对所学的东西是更感兴趣了,还是更厌倦了。

  教育的感情回报,永远要优于知识回报,因为这是保持一生孜孜不倦求知的根本。如果为了拿高分整天刷题,拼得身心交瘁,这岂不像是马拉松开跑阶段的世界冠军?这样的冠军,不要也好。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