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西安:空军军医大学教授徐礼鲜团队发明“静脉输氧”和“口服喝氧”改善缺氧状态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9-10-11 18:57:28

  陕西团队发明可以喝的氧获国家奖励!单次可辅助供氧40分钟

  相信很多人在前往高原地区旅游时,最害怕遇到高原反应。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带上氧气罩及时补充氧气,那有没有一种更加简单便携的方法呢?


  有呢!可以喝的氧来了!

  陕西一团队发明可以喝的氧,已获国家奖励,喝一次竟能辅助供氧40分钟!

  2002年的一天,还在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做主治医师的徐礼鲜接到任务,要去格尔木给患有高原病的患者治病,徐礼鲜带领了一支医疗队赶赴现场。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教授 主任医师 徐礼鲜:“由于高原缺氧,我讲着讲着缺氧,后来我口服了一瓶5%的高氧葡萄糖,5分钟左右氧饱和度逐渐上升了5%。”

  这给了徐礼鲜很大的启发,那不如发明一款可以喝的氧,从消化道也能够提高动脉的养分压和氧饱和度。

  有想法就要去付诸实践,可以喝的氧应运而生。其实早在有这个想法前,徐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就发现,可以用静脉注射辅助供氧。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教授 主任医师 徐礼鲜:“人体供氧,最重要的就是呼吸道供氧,但是许多病人肺弥散功能下降的病人,使用呼吸道供氧效果很差,发明了另一条供氧通道,就是静脉辅助供氧。“

  这个方法具有使用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疗效确切、容易推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肺弥散功能障碍、呼吸中枢抑制和战地一线危重伤员的救治。

  2009年1月,徐礼鲜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历经11年完成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特殊环境缺氧防治新技术及应用》,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个成果不仅证明了人体除可“吸氧”(呼吸供氧)外,还可能通过“输氧”和“喝氧”来改善缺氧状态。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教授 主任医师 徐礼鲜:“从静脉供养,它也能提高动脉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维持时间大概十分钟左右。而通过口服从消化道辅助供氧,它可以维持四十分钟左右。”

  徐教授通过观察发现,许多患者在静脉输液的时候,只能躺着或者坐着,活动起来非常不方便,如果要去透视化验,必须有专人陪同。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的时候,输液瓶在救护车上来回晃动,非常不安全,徐礼鲜发明了微型便携式输液器。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教授 主任医师 徐礼鲜:“近年来,微型便携输液器已经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背在身上,放在救护车上,达到非常理想的输液方法。”

  微型便携式输液器改变了人类110多年依靠液体重量输注的传统输液方式,和普通输液器相比更加安全、舒适、便捷。

  目前,这个设备已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获得4项国家专利和2项国际专利。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投入推广使用,造福更多的患者。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