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能否实现“居者有其屋”
9月27日,香港地政总署发布公告称,政府将以“特惠补偿”的方式,收回784幅私人土地。团结香港基金近日向政府建议,参考新加坡组屋模式,建立“港人组屋”计划。其核心内容是,以平均2.5折的价格向市民出售公屋,最终让70%到80%的市民拥有自己的房子。
香港房价特别贵的重要原因,不是香港土地不够用,而是一直采取饥饿疗法,75.7%的土地上没有任何建筑物,真正高密度修建住宅的土地,只占香港陆地面积的3.8%。香港有复杂的制度和议事程序,让新增建设用地非常困难,耗时也很长。最近香港民建联建议,政府可以援引《收回土地条例》,把开发商拥有的、位于新界的部分“闲置农地”收回。
对此,新鸿基地产的“郭氏家族”已经表态,愿意配合。而新世界发展的“郑氏家族”已经宣布,将捐出300万平方英尺的农地,占其持有量的大约5分之一。此次港府收回784幅私人土地,其中七分之一(面积)属于李兆基家族。李嘉诚家族旗下长实地产表示,农地作房屋发展完成需时长,可能较长时间才能让有需要人士受惠,会就这方面作出研究。
收回开发商闲置的“农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香港的住房问题,只是缓解土地压力而已。1998年,董建华就推出过“租者置其屋计划”,让租户以合理价钱购买现时居住的住宅。梁振英执政时期,也提出要加速修建公屋;林郑月娥上台后,提出填海造岛的“明日大屿”计划。这些计划因为种种原因而搁置。最新提出的“港人租屋计划”,参考了新加坡的租屋方案,其中最诱人的,是以市场价2.5折的价格购买公屋,以及“首次置业免息贷款”。
如果香港能实现中低收入市民2.5折购房,并最终让70%到80%的市民拥有自己的房子,不仅可以让香港社会更稳定和谐,也可以大幅增加香港的城市竞争力。如果2.5折购买公屋计划可以实现,而且每年新增公屋持续超过3.5万套,香港将发生巨大变化,竞争力会全面提升、社会将相当和谐。因此,未来解决香港住房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回收或者鼓励大地产商捐出“闲置土地”,从75.7%的“非建设用地”里增加住宅用地,或是填海造地,用来建设保障房,通过增加供应,让香港房价横盘,或者涨幅低于居民收入增长。
解决住房问题实现居者有其屋,香港不能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