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传统养猪大省四川:成华猪,巴马香猪、江口萝卜猪、官庄花猪等猪种都曾陷入濒危状态 定县猪、龙游乌猪和窄勒黑猪已灭绝

来源:大猫财经  发布时间:2019-09-09 11:03:59

  这几个月,二师兄身价疯涨,越来越有赶超唐僧肉的架势。

  别觉得不理解,终端只是涨价,往上游看,更吓人。

  传统的养猪大省四川,当地的名品成华猪,是回锅肉的上品,但在规模最大的成都种畜站也仅剩120来头种猪,全省加一起不到600头,这是什么概念?低于600这个保护基数,那就是濒危物种了!

  要知道,当地国宝大熊猫都有1300多只,这么下去,成华猪这个优质食材恐怕要面临灭绝。

  不只是成华猪,巴马香猪、江口萝卜猪、官庄花猪等猪种都曾经陷入濒危状态。定县猪、龙游乌猪和窄勒黑猪等已经灭绝。

  种猪濒危,猪价暴涨,这到底是为什么?

  01

  今年8月,是近几十年猪价最辉煌的月份,猪肉一个月涨价40%:

  这走势是一年翻倍的节奏,后面价格能不能稳住还是个问题。

  为什么吃不上猪肉是大事?因为这实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生活好坏,有时候就看碗里的肉怎么样,而全世界每年近一半的猪肉,都被中国人吃了,自己养的根本不够,每年还要进口100多万吨。


  这次的猪价暴涨,主要原因是疫情。

  自去年夏天非洲猪瘟疫情发生,截止今年上半年,中国扑杀生猪100多万头,按照生猪出栏体重均值120KG计算,大概是12万吨。

  去年我国猪肉产量5400多万吨,12万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是,因为去年损失惨重,今年大家都不敢养了。

  养猪的成本大约每公斤12元,一头100kg的猪成本就1200,去年的灭猪运动中,活猪一头补贴800元,死猪一分钱不赔,养殖户亏损严重。

  疫情之外,查处环保更是直接关停、拆掉了大量的养猪场,大量养殖户直接选择改行。

  所以,行业权威预期,本次猪瘟将影响中国猪肉产量下降30%,也就是出现了将近1500万吨的缺口,全球猪肉贸易总量每年只有800多万吨,所以,自力更生不行,依靠外援也很难。

  事实上,今年一开春,全世界猪肉市场的肉都在开足马力往中国运,美国猪肉加了关税之后仍然便宜,我们也在使劲买,仍然是不够。

  于是我们只好加大其他肉类进口。上半年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同比猛涨62%,到8月中旬总量达到17.2万吨,导致自动触发了中澳自贸协定规定的保障机制,关税从优惠税率恢复至最惠国税率。

  不过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国人对猪肉猪价的担心,你看很多人就解锁了新技能——偷猪肉。

 

  动作异常熟练,看来不是第一次作案。

  02

  为什么一场非洲猪瘟,带来生猪产量下降30%?

  非洲猪瘟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病毒,它的传播路径是这样的:

  ● 1921年在肯尼亚首次出现,一直存在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

  ● 1957年入侵了欧洲大陆;

  ● 2007年从东欧侵入到俄罗斯,俄罗斯地域太广、野猪太多,所以一直也没能把非洲猪瘟消灭;

  ● 终于在去年扩散到中国东北。

  基因序列也印证了这次猪瘟病毒的来源是俄罗斯、波兰出现的那批疫情传播导致的。

  这次猪瘟疫情范围广泛,波及31个省市自治区,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 一是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占全部疫情约19%;

  ● 二是餐厨剩余物喂猪,占全部疫情约34%;

  ● 三是人员与车辆带毒传播,这是当前疫情扩散的最主要方式,占全部疫情约46%。


  03

  问题来了,为什么人员车辆带毒传播的危害这么大?原因很多,核心的一个原因是“南猪北养”。

  什么意思呢?

  大家知道,很长时间,南方有几个省是养猪大省,猪肉很香,但是养猪很臭,尤其对水源的污染比较多。

  ● 2015年底,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大框架下,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对广东、江苏、湖北、湖南、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等地的生猪养殖业做出调整优化;

  ● 2016年4月,发布未来5年生猪产业规划,明确把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这八个水网密集的省份规划为限养区;

  ● 2016年12月,通知要求在2017年底前,全国所有禁养区的猪场都要完成关闭或搬迁;

  ● 2017年一号文件再次提出:稳定生猪生产,优化生猪产区,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


  这些地方不能养了,猪场搬到哪呢?

  主要是东北。然后问题又来了,四川湖南这种传统养猪大省实际上也是消费大省,江浙沪等经济发达的省份消费量很高,这些省产能减少,搬到北方去,那就必须跨省再运回来。

  但是这次非洲猪瘟疫情从俄罗斯传到东北,爆发后实行限运,使全国生猪跨省调运几乎瘫痪,去年第四季度,北方生猪运不出去,那时候这些地方的猪肉批发价格一度下跌到4、5块一斤的行情,而南方则惨了,因为严重缺猪,价格飞涨到一公斤20元以上。

  但这也没办法,禁运是猪瘟防控的必备操作,欧盟也是这么干的。

  所以,产能集中在北方,北方运不出去,然后降价降到成本线下方,导致北方养殖户亏损严重,大量关门,到了今年,猪价不涨都难。

  04

  其实这也没必要大惊小怪,猪肉的价格走着走着就暴涨一下,很容易形成周期,最近10年,猪肉价格就有三次周期:

  为什么会形成周期,猫哥给大家简单说一说。

  一个原因是猪肉的养殖周期长。

  猪肉不像鸡肉,肯德基天天在广告上说,白羽鸡45天出栏,那算比较长的良心鸡,很多鸡场一个月内就能出栏,剪掉喙喂饲料喂激素,长得巨快。

  但是生猪出栏时间一般为6-7个月,如果是土猪更长一些,农民们都是开春买小猪养到春节前一个月,周期为10-11个月。


  另一个原因是养殖户的行动会扎堆。

  在猪价较高的时候,养殖户大量购买能繁母猪或者小猪来扩大产能,过了多半年,新猪出栏后,价格终于见顶,下降周期开始,但是短期内养殖场并不会因为价格开始下降减产,他们极有可能还会继续扩产,第二批新猪潮会再次来临。

  就此反复,直到价格跌到扩产不太划算的程度,养殖户才会开始减少养殖量,但是这个时候存栏量已经很高,价格还在继续跌,这时候养殖户只能割肉止损。

  反过来也一样的道理。所以,数据发现,在猪周期中上行期和下行期能持续一两年之久,而猪价的高点也比低点高出一倍甚至更多。

  所以,想养好猪,需要懂点经济学。

  05

  猪肉为什么受关注,不仅因为吃得多,还因为,它是宏观经济中最典型的指标。

  这次猪瘟导致猪肉价格暴涨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CPI统计数据里体现出来。

  尽管猪肉在商品和消费中占比不算大,单独价格用公式算对物价整体影响看起来不大。

  但是猪肉价格是一个锚,鸡鸭鹅牛羊的价格都会根据猪肉价格正相关波动,这次猪肉大涨,鸡肉也跟着涨了,鸡蛋也跟着涨了,牛羊肉更是涨得欢,大家直呼吃不起,实际上这三种肉产量并没有特别大的波动。

  肉蛋果蔬都有涨价,居民对食品价格上涨的感知就异常明显,就会直接影响cpi,一般来说,大家认为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通货膨胀,所以CPI指数升幅过高往往不受市场欢迎,也会促使出台相关政策,所以大家关心猪肉价格绝不仅仅是为了吃肉那么简单。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办法很多,除了进口,最重要的是根除非洲猪瘟,这个短时间见效有点难。

  巴西,花了四年时间才清除猪瘟;

  西班牙遭遇猪瘟后花了十年才把疫情根除;

  海地,97%的家庭养猪,面对猪瘟,只好把原有吃厨余垃圾的土猪全部换种,改养起了吃豆粕的美国猪,成本剧增,给农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整个国家直到现在也没缓过来;

  俄罗斯2007年传入猪瘟,至今还没根除……

  那么有没有国家能快速解决猪瘟的问题?有,法国遭遇三次猪瘟入侵,基本上都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法国分别于1964年、 1967年、1977年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并且由于1960-80年代非洲猪瘟疫情在西班牙持续,法国作为西班牙的邻国,长期面临疫情传播的风险。

  但是,法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 1977、 1978 年法国的生猪存栏量同比分别仅下降 2.5%、 0.8%,基本上就没太大影响。

  我们现在疫情其实已经过了集中爆发的阶段,从今年1月开始,爆发次数就大幅下降,今年一直很平稳。

  但是现在还没能清除掉全部病毒,至于疫苗,现在已经分离出毒株正在进行研发,什么时候能出来可以合格有效的成品还未可知。

  防治清除病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增加养猪意愿、出台措施平抑猪价。

  现在目前多个省市已经发放补贴,在一些市场每人每天可以购买2斤补贴限价猪肉,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肉票又出现了:

  为让民众尽早吃上“平价猪肉”,国务院特地为猪肉召开了一次会议,制定了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的5项措施。

  ● 第一是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

  ● 第二是要求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

  ● 第三是支持发展生猪的规模化养殖,鼓励农户多养猪,并且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

  ● 第四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 第五是增加地方猪肉储备,保障猪肉供应。

  估计,大口吃肉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