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四川凉山州雷波县:中国消失了6年的循环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重现

来源:新浪四川  发布时间:2019-07-21 19:13:52

  一种在中国消失了6年的

  循环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在四川凉山州重现!

  据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信息显示,近期,在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常规监测中,雷波县疾控中心向省疾控中心送检一例疑似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6月11日,省疾控中心经初步检测后,送中国疾控中心确认。后经国家实验室进一步检测,确定为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有业内人士指出,出现弛缓性麻痹也不一定就是导致终身瘫痪的脊髓灰质炎。从政府的通报来看,目前该患儿也未出现脊灰体征。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只是在一例疑似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粪便标本中检测出了Ⅱ型疫苗衍生病毒。但目前,患儿粪便样本检测结果阴性,无脊灰体征,这意味着患儿的情况并不是脊髓灰质炎。

四川发现在中国消失了6年的循环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截图)

  凉山州及周边全面查漏

  四川发现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目前已开始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并开展该类病例主动搜索,凉山州及周边开展主动检测。与此同时,凉山州全面开展适龄儿童脊灰疫苗接种,周边开展查漏补种。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常发生于儿童,多数留下跛行,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是继天花之后,人类拟限期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导致脊灰的病毒有Ⅰ型、Ⅱ型和Ⅲ型。

  约1%的脊灰病毒感染者会出现急性单侧性(或双侧的)弛缓性麻痹。

  目前,各国主要通过使用注射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和口服Sabin株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进行预防。


  本该消灭的Ⅱ型疫苗衍生病毒再次出现

  自1994年发现最后一例由本土脊灰野生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后,我国至今未再发现由本土野生病毒引起的新增病例。尽管如此,全球的脊灰并未完全被消灭,中国适龄儿童仍需接种脊灰疫苗。

  为实现全面消除脊灰的目标,我国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号召,从2016年5月1日起调整并实施新的脊灰疫苗免疫程序,停用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俗称“糖丸”,包含减毒的Ⅰ型、Ⅱ型和Ⅲ型脊灰病毒抗原),将1剂次脊灰灭活疫苗(IPV,包含灭活的Ⅰ型、Ⅱ型和Ⅲ型脊灰病毒抗原)和3剂次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包含减毒的Ⅰ型、Ⅲ型脊灰病毒)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还实现了2(IPV)+2(bOPV)的免疫接种方案。

  “疫苗和免疫规划专家陶黎纳称,与tOPV相比,目前我国使用的bOPV是低风险版,其中剔除了Ⅱ型脊灰病毒,因为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在2015年宣布,野生的Ⅱ型脊灰病毒在全球已经被消灭,而且OPV疫苗中减少一种病毒,致残风险会降低。


  预防脊髓灰质炎IPV疫苗目前最安全

  预防脊髓灰质炎,IPV疫苗是目前最安全,且可以提供最全面保护的疫苗,它可以预防Ⅰ型、Ⅱ型和Ⅲ型脊灰病毒所引起的脊髓灰质炎。

  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一旦野生脊灰病毒消失,各国必须停止使用OPV(即脊灰减毒活疫苗)。也因此有了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俗称“糖丸”)的退出,这是使用IPV全程替代的第一步。


  疫苗病毒会在免疫缺陷者体内繁衍变异

  据陶黎纳解释,OPV有一个重大缺陷,其含有的活疫苗病毒可以在接种率低下的人群中长期生存,经过12-18个月就可以返祖,具有很强的致病性(接近野生病毒),这种病毒被称为疫苗衍生病毒。

  从tOPV疫苗停用开始,已经超过了12个月-18个月的返祖时间,为何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会突然出现?“

  “可能疫苗病毒会在一些免疫缺陷者体内长期繁衍并不断变异,还可以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感染周围人群。”陶黎纳分析,可能是在凉山州2016年5月前服用过tOPV的儿童中,正好有一例免疫缺陷儿童,他体内的Ⅱ型疫苗病毒不断变异排到外环境中,并在3年后导致了一个真实的Ⅱ型疫苗衍生病毒病例,“目前急需追查到这起病例的源头在哪里,因为tOPV停用后,还有部分孩子因为当时的IPV供应量不足,全部接种的是bOPV,对于Ⅱ型病毒完全没有免疫力。”


  3家IPV疫苗企业产能足够

  从疫苗和免疫规划专家陶黎纳及某疫苗企业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国家应急调拨160万剂IPV脊灰疫苗发往凉山州。其中,中国生物旗下北京北生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简称“北生研”)已接下100万支IPV疫苗的任务,目前至少已经向四川发出40多万支。

  国内市场方面,共有三家企业供应IPV疫苗,分别为赛诺菲巴斯德、北京北生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即昆明所)。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月1日-7月7日,三家企业获得的IPV疫苗批签发总数分别约为2414万支、3301万支和1821万支。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四川省卫健委官网前述消息称,只要做好人群的脊灰疫苗接种工作,就能阻断脊灰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直至消灭。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也能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延伸阅读:紧急提醒!高传染性病毒来袭,人人都可能中招

  对父母来说,孩子的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最近,有孩子持续高烧、剧烈咳嗽,被诊断为肺炎的消息在朋友圈广泛流传,让很多爸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多个孩子中招,这背后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你可能还没听说过,但已经有很多人遭遇了或正在遭遇可怕的事情↓

四川发现在中国消失了6年的循环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四川发现在中国消失了6年的循环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微博报道截图

  为什么腺病毒这么可怕呢?因为它具有传染性,而且暂无预防疫苗。孩子发热怎么就得了肺炎呢?怎样防止感染腺病毒?这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这种病毒。


  1

  腺病毒到底是什么?

  腺病毒(Adenovirus,AdV)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宿主涉及哺乳类、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等多个物种。

四川发现在中国消失了6年的循环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腺病毒的分子模型

 

  而在人类身上感染的是人腺病毒(Humanadenovirus,HAdV),属于DNA病毒。

  人腺病毒最早发现于1953年,是从健康人萎缩的扁桃腺样组织中分离培养出来的,第二年在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喉洗液中分离到同样的病毒,命名为人腺病毒。腺病毒血清学型别众多,我国流行的呼吸道腺病毒包括1-7型、11型、14型和55型,其中以7型和3型为主。

  腺病毒感染可常年流行,冬春季节更容易爆发。在夏季,腺病毒可污染游泳池的水,引起游泳者咽结膜热,所以也被称为“游泳池热”。

  腺病毒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强传染性,虽然人人都有传染的可能,但腺病毒感染多见于儿童身上。多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军营等人群密集场所,可造成人群大规模感染、甚至死亡。免疫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对腺病毒更为敏感。


  2

  人感染腺病毒有哪些危害?

  腺病毒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最常见的病原之一,可造成呼吸系统、胃肠道、泌尿系统以及眼结膜等多种组织感染。

四川发现在中国消失了6年的循环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人肺感染腺病毒

  而对于儿童来说,腺病毒肺炎是婴幼儿肺炎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严重可致命。


  3

  腺病毒感染有何症状?

  普通感冒就是流鼻涕、鼻塞,症状较轻。而腺病毒感染一般伴随发热、咳嗽、咽痛、咽部充血等症状。

四川发现在中国消失了6年的循环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应该警惕腺病毒感染——

  1、发热:突然高热,可持续7-10天。

  2、咽痛:咽喉部溃疡、咽部充血等。

  3、咳嗽:常为刺激性干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等重症体征。

  4、胃肠道表现:出现腹痛、腹泻、呕吐、食欲下降。婴幼儿感染后容易与普通胃肠炎相混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异常哭闹行为,应及时就医。

  5、泌尿系统症状:血尿、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

  6、眼部症状:眼刺激症状和分泌物增多,眼部充血明显,可引发滤泡性结膜炎或急性结膜炎。

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腺病毒感染大多病情较轻,少有后遗症。但对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缺乏相应的腺病毒保护性抗体,一旦感染更容易导致重症感染甚至死亡,所以应尽快就医。


  4

  腺病毒感染后怎么办?

  目前尚无特效抗腺病毒药物,也没有腺病毒疫苗可以接种。所以治疗办法一般是——

  1、临床上主要采用对症处理,比如退热、止咳化痰等,以减少患者的不适。

  2、防治继发感染,对于重症者应用干扰素治疗,鼓励病患者多喝水。

四川发现在中国消失了6年的循环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3、要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孩子出现高烧不退、咳嗽不止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4、如出现群体发病,应及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避免扩散。

  但腺病毒感染后,人体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也就是说一般不会再感染同型病毒。不过不同血清型的病毒之间并无交叉免疫力,还是要保持警惕。


  5

  如何预防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播,也可经过呼吸道、粪口途径及水体传播。

  1、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洗漱用品的生活习惯。

  2、平常宜清淡饮食,睡眠充足,多饮水,注意锻炼身体。

  3、冬春季节加强室内通风,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

  腺病毒还是很可怕的

  一定要警惕才是

  这种病毒进入感染高发季!已有学校停课、调休

  近日,宁波镇海区一位热心市民陈先生称,儿子所在学校里部分孩子都感染了诺如病毒,学校都停课了一天,还暂停了一些集体活动。

  记者了解到,眼下正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每个医生每半天门诊都能碰到几个到十几个,大家要引起注意。

  陈先生出示了当地一所小学近日发布的通知,上面写道:“学校近期出现少部分学生有肠胃不适症状,采样的标本经疾控中心实验室核酸检测,已被确认为‘诺如病毒2型’。考虑到此病毒传染性强,并有一定的潜伏期,为避免交叉感染,学校决定调休一天,同时暂停下周走班课等集体活动。”

  宁波各地近半个月里均有几所小学、幼儿园因为学生感染诺如病毒而停课。近期各地疾控部门也都接到多起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报告,发生地以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居多。

  每年深秋到次年早春都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近来气温忽高忽低,患儿人数略有下降,但也不明显。从往年的情况来看,要到5月份,发病人数才会明显减少。

  提醒学生和家长

  发生疑似病情

  不要带病上课

  确诊须隔离治疗 严格执行停课措施

  南昌市教育局之前下发过要求,各学校要切实落实晨检和因病缺课登记与追踪制度。一旦发现学生有发热、咳嗽、皮疹、呕吐、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家长,督促尽快就医,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属地疾控机构要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疫情研判工作,发现异常信息及时反馈至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

  对确诊患病师生须严格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按规定进行复学、复工管理,严格执行班级、年级等停课措施。同时要对因病缺课的学生,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提醒家长

四川发现在中国消失了6年的循环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最好请假回家隔离治疗。不要因为怕落下功课,让他们继续上课。

四川发现在中国消失了6年的循环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家长们要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用肥皂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

  了解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罗病毒、诺沃克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诺如病毒导致感染性腹泻,且传染性较强,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目前也没有特效药物。

  感染症状

  诺如病毒虽然听起来名字有点唬人,但其实它是一种常见病毒,并不是一种新型病毒。

  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都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感染对象主要是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儿童,人感染后多在48小时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以呕吐症状更多见,故也称之为“冬季呕吐病”。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养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爆发,感染原因主要有:

  1.食用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饮料;

  2.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3.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等。

四川发现在中国消失了6年的循环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感染性极强

  这是一种感染性极强的病毒,只需要10-100个病毒粒子就可以致病。要知道,一次呕吐就可以排出数以亿计的病毒粒子。病毒通过气溶胶在空气中弥散,造成聚集性的疫情暴发。

  省疾控专家介绍,目前全国诺如病毒正处于活跃期,包括我省在内,已经有多个省份的学校接连有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生。

  如果家中有人感染了诺如病毒,呕吐或腹泻后,记得按照正确的方法及时对被污染的家具、地板和衣服进行消毒——先洒上比如“84”这样含氯的消毒剂,呕吐物最好用消毒粉覆盖30分钟后,再清理。


  抗生素无效

  感染诺如病毒之后,是没有特效药物的。感染诺如病毒之后,会腹泻和呕吐,有时候我们会自行服用抗生素,这是错误的方法,抗生素对诺如病毒是无效的,只会造成抗生素的滥用。

  它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和感冒一样。只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即可,如果发烧就退烧,腹泻就止泻。值得注意的是,症状消失后的3天以内,身上携带的病毒仍然具有强传播力。所以,痊愈后的3天,最好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免造成病毒的再次传播。

  没有疫苗5

  和流行性感冒一样,诺如病毒极容易变异,哪怕你已经感染过这种病毒,仍然没没有豁免权。下一次病毒以新的形式来袭时,你的免疫系统在它面前,还是白纸一张。坏消息是,目前还没有针对它的疫苗上市,目前美国有几家小公司在进行疫苗的研发,上市尚需时日。


  有家长觉得

  孩子没什么大病

  就别落下学习

  这样让其他孩子受到影响

  那可真是让人闹心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