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教育文化

美国能源部出台禁令 对外国人才引进计划“扎紧篱笆”

来源:观察者网  发布时间:2019-06-12 16:25:38

在华裔教授实验室突遭关闭、人才资助遭联邦调查局抹黑后,美国能源部门也出台禁令,对外国人才引进计划“扎紧篱笆”。

当地时间6月10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由于发现工作人员受外国“数百万美元”奖励方案吸引、并被关联项目招募,美国能源部已禁止其科学家和大多数承包商参与外国政府资助的人才招募计划。该禁令将适用于全美多地和实验室的超过10万名人员,主要为合同工。

虽然“禁令”内容只是提到“外国”,但美国能源部高管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提到“中国威胁”,《华尔街日报》因此宣称,上述禁令是“特朗普政府加强与中国科技竞争,并积极防止‘技术外泄’的努力之一”。

报道截图

从本周一开始,美国能源部要求所有雇员和几乎所有承包商披露参与外国政府资助项目的情况,这些项目旨在招募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企业家。如果参与的项目被视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项目,这些员工就必须退出该项目或是辞职。

“能源部发现,外国人才计划向国家实验室系统、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开价数十万美元。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高达数百万美元。而在某些情况下,能源部的实验室人员一直被外国军方关联的人才计划招募。”美国能源部副部长丹·布鲁耶特(Dan Brouillette)在接受该美媒采访时,如是说道。

这位官员称,新政策是必要的,因为能源部之前并不要求所有员工和合同工披露他们参与外国政府项目的情况。

美国能源部副部长丹·布鲁耶特,图片来源:IC photo

与此同时,该命令还禁止被美国视为对手的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使用人才计划雇佣或使用其他方式吸引美国科学家帮助其开发技术。

“人们‘几乎必须故意失明’,才能忽视中国构成的威胁”布鲁耶特说道,“威胁在于,他们将接受美国纳税人支付的技术和研究费用。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技术和研究会在商业和国防两方面都具备用途。”

而在美国能源局上述措施推出前,中国的人才引进计划已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等机关尽力抹黑,称这是对美国的科技剥削,并且产生了大量在美的经济间谍。

此外,布鲁耶特还说,白宫已和能源部成立了一个联合委员会,旨在做出适用于各个政府部门的建议。同时,美国能源部的反间谍人员还将制定一份完整的招聘计划清单。

作为美国政府的主要机构,能源部主要负责美国联邦政府能源政策制定,能源行业管理,能源相关技术研发、武器研制等,支持从物理科学的元素研究到军方核武库等广范围项目。上述人员通常从事被认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工作,包括能源生产、人工智能和核子物理。

此前,美国能源部规定并未清楚阐明在各个领域参与外国政府项目是非法或不适当的,尤其是对合同工而言,因此将能源部的政策制定成法规将为今后实施禁令提供法律依据。

一段时间以来,中方部分赴美留学人员的签证受到限制。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据国家留学基金委统计,2018年我国计划公派赴美留学10313人,其中因签证问题无法按原计划赴美331人,占计划派出人数3.2%;今年前三个月,中方计划公派赴美留学1353人,因签证问题未能成行的比例已经高达13.5%。

本月,中国教育部、文旅部、外交部在24小时内先后发布各类预警信息,提醒赴美中国公民和在美中资机构提高安全意识。

同一天,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就此事公开回应称,这是形势使然,如果没有必要性,中方也不会这么做。

“美方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设置了什么障碍,造成了什么影响,他们心里很清楚。”耿爽说道。

他强调,中方始终支持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留学生交流以及教育和人文领域合作,但是这种合作不应该是单向的,应该是基于双方的共同意愿和相互尊重。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