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宁波特壹食品、青岛金大洋乳业生产功能性质“配方粉”冒充特医食品:金大洋召回6款产品 称标签不合规

来源:搜狐  发布时间:2019-05-20 18:08:24

  过敏、早产、高胆红素血征……这些疾病或症状往往令一些幼儿无法正常进食,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出现则有效解决了这类孩子的营养摄入问题。然而近日有消费者在北京部分医院周边商店发现,一种宣称能解决婴幼儿过敏等问题的“配方粉”在产品包装上同时标注“固体饮料”,疑似冒充特医食品。

  特医奶粉,是一种专门针对患病幼儿的特殊食品。一直以来,我国对该种食品把关很严格,目前,国内通过特医食品注册资质的仅有贝因美、圣元、恒瑞健康3家企业的5款产品。其中,贝因美于今年3月宣布其一款无乳糖特医奶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这意味着其相关产品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生产环节。

  像新闻所报道的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一定功能性质的“配方粉”,是“三无”特医食品,绝对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

  诡异的是,这两家企业,神通广大,通过“公关”,缴纳一定“进门费”后可进入医院院内商店销售。医生每成功推荐一罐产品可拿到60元左右的回扣。医院消化科、儿保科、儿童ICU等有处方权的大夫,都是销售人员重点“腐蚀”的对象。这意味着,“三无特医奶粉”,让企业与医院相关科室结成利益同体,以暗度陈仓的方式,让这些不合格食品,损害本已有疾病的婴幼儿身体。

  可以说,三聚氰胺丑闻事件,我国奶粉市场质量的一个重要“分水岭”。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国有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是60%。在之后的若干年,我国婴幼儿奶粉价格完全受控国际市场,洋奶粉在价格上拥有了定价权,洋品牌奶粉涨价,每年少则一次,多则两次。尤其在高端奶粉市场更加明显,国内奶粉企业已没有实力与洋奶粉,一决高低,中国消费者已开始为此支付不合理的涨价。

  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给我国乳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国家层面在重塑消费者信心,保障婴宝宝们喝到舌尖上的安全奶粉,出台了一系列硬措施。尤其是,国家食药监管总局于2017年开始实行奶粉新政。“最严奶粉新政”落地后,中国成为首个配方注册的国家,奶粉都将参照药品标准管控,一些国内奶粉品牌,重新牢牢地占据国内市场。

  国内大部分消费者,消费心态是理性的,既不愿意被洋品牌所“拥抱”,更不情愿花大价钱购买洋奶粉。可是,这是建立在国内奶粉质量过硬前提条件下的。如今,“三无特医奶粉”再次冒了出来,不给中国长脸,像昔日人神共愤的三鹿那样,祸害祖国“花朵”的身体,不但会毁掉国内乳业来之不易的声誉,也有可能让洋奶粉重新占领国内市场,这绝非危言纵听。                                                                                                                                                                                                    ?因标签不合格,“三无特医奶粉”报道涉事企业  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召回6款产品,涉及北京、山西、山东、河北、天津。

  5月18日,“三无特医奶粉”报道涉及的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对2017年5月15日-2019年5月13日生产的“黄疸期小肽配方粉和多种食物蛋白过敏期氨基酸配方粉系列”产品启动三级召回,涉及北京、山西、山东、河北、天津5省市。

 

  5月14日,新京报新食品周刊刊发《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潜入医院商店》系列报道,在一些医院的院内商店发现售卖有标称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一定功能性质的“配方粉”。经查询,这些“配方粉”实为固体饮料,均未取得特医食品的注册资质。

  根据金大洋乳业公告,此次召回的产品共包括“金大洋特能”“金大洋贝儿康”“金大洋婴儿康”“金大洋海滨”“爱贝儿”5个品牌的6款产品,分别是;特能舒疸黄疸期小肽配方粉、特能舒安多种食物蛋白过敏期氨基酸配方粉、舒安多种食物蛋白过敏期氨基酸配方粉、金大洋氨儿安多种食物蛋白过敏期氨基酸配方粉、金大洋氨儿舒多种食物蛋白过敏期氨基酸配方粉、金大洋氨康宝多种食物蛋白过敏期氨基酸配方粉。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山西、山东、河北、天津,召回原因为产品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

  早在5月14日,另一涉事企业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已对新京报“三无特医奶粉”报道发表声明,称宁波市场监管部门已于当日对公司进行现场核查,发现产品标签管理上存在疏漏,并提出整改意见。

  记者5月15日从监管部门获悉,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已被责令停产并召回相关产品,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也接受了青岛市、黄岛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