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馆首部馆藏电影《流浪地球》
今年的春节档来势汹汹~最具话题性的当属中国首部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
作为19年贺岁档的黑马,这部国产良心大作一定早早就在你的朋友圈刷屏了吧。
在影视行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在各种类型片上都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绩,但其中一种却始终是我们的软肋,那便是科幻片。
作为最考验影视工业成熟程度的类型片,科幻片不仅要求剧本有着详实的设定与严谨的逻辑,更需要主创团队能够建立起独特的科幻美学体系。
无论是未来都市的赛博朋克,还是中世纪后现代的蒸汽朋克,对于我国目前的影视工业水平来说都有着相当的难度。
在中国科幻影视屡屡碰壁之际,一位叫做郭帆的导演偏不信邪:他组建了300人的美术团队,历时15个月绘制了3000张概念图和8000多张分镜,请来中科院四位科学顾问,一遍遍推演物理和天体的专业问题。
这一次,这群"偏执"的人要用作品来证明:中国科幻真的可以硬起来!
这部赋予2019年独特意义的科幻巨作,从惊艳的末日景象与庞大的剧情设定等无一不昭示着中国科幻的崛起。
为什么这部电影会被称为“中国科幻元年”?小编来就为大家解读一下这部中国硬科幻的开山之作,到底“硬”在哪里!
雨果奖水准原作改编
科幻迷们一定都知道,此次《流浪地球》是改编自雨果奖星云奖双料得主(想知道这两个奖在科幻界地位的童鞋可以自行百度)、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作品。
大刘的作品向来以“大”和“硬”著称:他在作品《诗云》中,将整个地球掏空变成了一个硬盘,用来存储世界上所有的诗歌;在《球状闪电》中,无数人被球状闪电击中成为量子力学中坍塌态的存在;而《朝闻道》中,科学家们更是为了宇宙真理慷慨赴死。
而《流浪地球》的故事,更是将科幻美学诠释到了极致:
在下个世纪,人类赖以生存的太阳极速老化,不断膨胀,即将吞没整个地球。在那之前,地球就会在名为“氦闪”的剧烈爆炸中被汽化,整个太阳系将无一幸免。
留给人类的时间,大概只有400年。
为了延续火种,保存人类文明,人们只能逃向太空,流浪宇宙,寻找新的家园。
但不同以往科幻作品的是,人们这次逃亡并没有乘坐诺亚方舟或是火箭飞船,而是将整个地球带出太阳系!
这一次,人类没有放弃他们的家园。
在影片最早曝光的概念海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故事核心:由一本破旧档案镂空而成的太阳系中,太阳系七大行星均在其列,唯独地球的位置是一圈虚线环绕的空白。
说明此刻地球早已离开了太阳系,开始了在无垠宇宙中的流浪之旅。
史诗级故事体量
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计划,人类倾尽所有制造了12000台高达1万米的地球发动机,为地球提供150万亿吨的推力,驱使地球离开太阳系。
而目的地,则是是距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虽说是最近,但路程也有着足足4.3光年。
因此整个流浪计划共分5个阶段:刹车时代、逃逸时代、前流浪时代、后流浪时代、新太阳时代。
计划历时2500年,整整跨越100代人!故事体量之大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概念源于现实中霍金于2016年提出的“深空探索计划”。
目标是实现高速深空探索,争取飞抵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也就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与影片中的目的地如出一辙。
冰冷科幻中的温暖人心
大刘的作品之所以迷人,不在于完美冰冷的科幻框架,而框架中有温度的人心。
如计划中的“逃逸阶段”:当上万座行星发动机开动,为使地球达到“逃逸速度”,脱离太阳的引力,地球需要一次次围绕这颗膨胀的太阳进行加速圆周运动。
「在星空身临其境的感受
近在咫尺的木星与危在旦夕的地球,体会末日降临带来的震撼!」
而每当地球经过近日点时,人们都会面临一次被太阳蒸发的危险,在科学的计算下人们经历着周期性的恐慌,这样的情节在大刘的作品中不胜枚举。
最终,人们在经历了地球航行所带来的无数自然灾难后,甚至开始质疑整个“流浪计划”本身,由此带来的猜疑,矛盾和抉择,才是大刘想要表达的人性。
三代影星助阵中国科幻
本片得以促成,呈现在大银幕上,除了导演郭帆的坚持不懈以外,也少不了吴京的助力。
此次出演一位宇航员的吴京,在看过剧本之后泪流满面。他明白这是中国科幻的未来,倾尽全力加盟本片,可见《流浪地球》的国民认同感将会有多强!
除了吴京外,“黄金配角”吴孟达与新生代力量屈楚萧在影片中饰演了祖孙三人,见证了整个“流浪计划”的诞生与推进。
戏里的祖孙三人,也是戏外的中国影视三代演员,从香港的黄金时代,到大陆主旋律影片的崛起,再到如今新生力量的成长,其中意义非凡。
来听听大刘和屈楚萧是如何评价,这部中国硬科幻开山之作《流浪地球》的~
中国科幻的未来
有着大刘的原作基础,故事的精彩震撼程度可想而知!但与之成正比的,是影片的改编困难程度。
此次郭帆导演挑起大梁,组建起诸多从前剧组从未有过的部门打磨影片质感,给未来所有的中国科幻片趟路。
众多未来感十足的地标建筑被吞没在漫天冰雪中的末日景象,才得以呈现在观众眼前!
首映零差评外,还有一个振奋的消息:电影《流浪地球》成为首部中国科技馆馆藏电影。近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腾讯科普、北京文化与腾讯影业联合在中国科技馆巨幕影厅举办了第五十一期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科幻电影展映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与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32个相关部委人员、国内各领域专家和部分媒体人士观看了电影。展映会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向电影编剧、制片人龚格尔颁发了中国科技馆馆藏证书,这是中国科技馆首次将电影作品收为馆藏。展映会后,电影导演郭帆与航天、天文、能源、船舶、古生物等多位“上天入地”领域的科学家在中科馆齐聚一堂,参加《流浪地球》电影研讨会,讨论了电影中的科学与科幻。
电影《流浪地球》成为首部中国科技馆馆藏电影
(从左至右:腾讯影业副总裁、大梦工作室负责人陈洪伟,电影《流浪地球》制片人、编剧龚格尔,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北京文化电影事业部总经理张苗)
研讨会上,电影《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讲述了自己拍摄本片的初心和感受。他说,自己从小是个科幻迷,拍摄科幻片是个人的一个梦想,很高兴今年有这么一个机会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而在影片制作中,团队借鉴了好莱坞电影工业很多的流程和方法,拍摄前就制作了三千张的概念设计,从编写剧本的世界观开始,参与创作的同事越来越多,一共有七千多人。因为经验和技术的原因,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影片还未正式上映的时候,郭帆坦言作为创作者,自己仍旧惴惴不安,由衷希望电影能够有好的市场反应,用口碑和品质赢得观众青睐;也让更多投资人相信科幻,让更多导演尝试科幻,让中国的电影工业一步步完善起来。
导演郭帆袒露拍摄本片的初心和感受
腾讯影业副总裁,大梦工作室负责人陈洪伟表示,他感到非常荣幸,腾讯影业能够以联合出品方的身份参与到电影《流浪地球》当中。他也希望通过腾讯的参与、腾讯影业的参与,让更好、更多的科幻电影能够和大家见面,也借助这一个载体,让更多年轻人、更多小朋友喜欢上电影,对科学科技产生浓厚的兴趣,相信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这是大家未来一起努力的方向。
电影《流浪地球》制片人、出品方代表、北京文化电影事业部总经理张苗首先向在座各位前辈专家对电影的赞扬表示了感谢。张苗认为,科教可以兴国,文化可以强国,科学技术、科教让我们的民族有了这份自信心,能够去包容、能够去接纳、能够去喜欢像《流浪地球》这样一部电影,因为只有祖国强大,才会相信中国人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电影《流浪地球》目前已成为票房冠军,本片让中国科学家、电影人及普通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有了更多的自信。我们也由衷希望能够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现,不仅仅提升中国电影工业的水平,也能为科普事业的发展助力,促进科教事业,为中国的科学进步作出来自电影行业的独特贡献。
史诗级硬科幻影片《流浪地球》
大年初一上映的史诗级硬核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从上映第一天票房第四,到口碑、排片率、上座率、票房一路逆袭至今,6天票房已经超过20亿,有望冲击吴京自己导演的《战狼2》56.8亿的票房神话。
《流浪地球》2月11日票房情况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带着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这部代表着中国科幻元年诞生的影片获得了国内外的一片好评,也让中国人在全球化经济和政治的格局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是一种暗示,也是一种希望和努力的方向。
《流浪地球》剧照 航天员 刘培强
在电影火爆的同时,影片的相关话题和讨论也占据了各种媒体的热搜,各种观点进行了激烈的碰撞和汇集。
《流浪地球》小说
刘慈欣单枪匹马地将中国硬科幻小说提升了世界的高度,而由他的中篇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也是单枪匹马地将中国的科幻电影的水平提升到了与好莱坞一较高下的状态,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也提前了至少10年。
《流浪地球》原作者兼编剧 世界级科幻奖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
中国的影迷和科幻迷从这部影片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新希望,中国人也也在影片中看到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中国电影人也看到了努力和发展的机会。
除了影片的出色呈现,我从幕后的团队也看到一种激情和感动,更多的是看到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希望。
团队
从团队来说,我第一次看到。自己出钱倒腾的导演和制片人,自己搭钱给剧组的摄影师,被忽悠来免费客串最后变主演又变投资人的演员。导演郭帆还没确定下来是不是由他来导演,就现自掏腰包100多万就开始倒腾。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
投资方最早是去找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导演,比如卡梅隆、吕克贝松,结果都被拒绝了,然后又去找国内几个大咖导演,也被拒绝了,最后得知郭帆一直在准备科幻电影,才找到他,但只是让他“先试着弄一弄”。
《流浪地球》制片人 龚格尔
直到他和制片人龚格尔自己出力又出钱地做了一些事,让投资领导们感动不已,才确定正式开始:
- 天天去和中科院科学家、物理学家、社会学家闲聊,并聘请其中多位做了学术顾问;
- 构建一套完整的《流浪地球》世界观架构说明书;
- 编制流浪地球100年编年史;
《流浪地球》编年史
- 制定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包括行星发动机、地下城、运载车等所有场景的细节构思,分镜头画稿则达到了8000多张。”
《流浪地球》概念图
行星发动机设计图
行星发动机 概念图
- 惊心动魄又充满中国味的剧本资金
硬科幻电影,非常耗钱,好莱坞投资一部片子的预算通常是两三亿美元。而郭帆导演拿到的预算是1亿人民币,相差十几倍。
为了节约资金,他决定不请流量小生,他找的主演,都是不出名的演员,其中名气最大的演员,就是吴孟达,而他已经处于退休状态。
《流浪地球》韩子昂扮演者 吴孟达
郭帆导演把节约下来的资金,大部分钱花在场景、道具、特效上。
- 租了最大的一个摄影棚,用来搭建地下城、冰原、行星发动机控制室、宇宙空间站……要把能实景的全都做成实景,这一实景,就实景了10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大型小区了。场景的搭建极其精细,像在峡谷里的有些挖掘机,在里面加上了安全标语,‘平平安安把家还’什么的。要弄得跟真的一样,这样它要被毁掉的时候,观众才会觉得那里边有人,观众才会真正地觉得心疼。
- 全新制作10000多件道具,没有一件可以在市面上购买到,很多道具的设计极其复杂,一套宇航服要用1100多个零件,一个头盔的构造多达14层,“手工模型工艺根本无法完成,必须用工业工艺。”很多道具的造价极其昂贵,一件盔甲就要40—70万元。
行星发动机部件
- 《流浪地球》最后的成片,一共有2003个特效镜头。郭帆本想全找美国公司做,飞去一谈,吓傻了,“一个S级的特效镜头,5~7秒就是20万美金。我们有2000个镜头,用不起。”
冰冻的上海
没办法,大部分特效只好找中国公司做。“全片2003个镜头,每个镜头改100版很正常,最多一个镜头我们修改了251版。那段时间,我脑里全是特效镜头,其他事一概都记不住,整个人跟傻了一样,非常痛苦。”价格虽然是低了很多,但就是需要翻来覆去地修改。
行星发动机启动效果
即便是这样,资金还是再三断链,最后成就了“空手套战狼”的故事。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吴京,没有他就没有《流浪地球》。从客串到免费客串,到超期免费客串,最后到掏6000万续命钱。
主演吴京、导演郭帆和编剧刘慈欣
最后,我们说这部影片中唯一疑似反派的角色Moss。
moss到底有没有叛逃?可以确认的是:
A、地球上关于宇宙的信息都是moss给出的;
B、“火种”计划对于moss来说是优先级最高的任务;
C、以色列专家计算得出“点燃木星”的计划可能性的0,而实际上牺牲了空间站后是可以达成的——但空间站一牺牲,“火种计划”自然破产。
所以Moss可能早就看透了一切,为了实行“火种计划”它选择放弃地球。而实际上,Moss它只是一个严格执行联合政府命令的机器人,它没有叛逃,它所做的一切都是人类提前设定好的而已。
郭帆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moss的计算说最终方案不可行,确实是对的,因为他没有计算牺牲,它不会把自己的牺牲算在里面,所以这事情成不了,但是人就能做到。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
在这小小的智能机器人戏份中,你看到了人工智能怎么样的未来?
《流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