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教育文化

犹太人的教育传承

来源:秦朔  发布时间:2019-01-26 15:34:09
秦朔朋友圈之前推送了《 这世上最赚钱的高科技,是研发战争武器?》这篇文章,介绍了以色列这个仅有800万人口的小国家是如何成为全球军事超级大国、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的情况。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样的犹太人是如何系统传承的!

曾经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全世界的钱都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还有另一句差不多的说法:智慧在中国人的脑袋里,钱财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而统计数据也佐证了这些说法:在全球顶级富豪中,有一半是犹太人,美国的亿万富翁三分之一以上都是犹太人。世界最富有的几大家族,如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维特根斯坦家族、哈默家族等等,都是犹太人。财经圈的恒久不变的热点、你我都熟知的大人物,如巴菲特、芒格、索罗斯、格林斯潘等都是犹太人。

犹太人不仅在商界格外优秀,在其他各个领域也独占鳌头。截至2017年底,只占世界人口0.2~0.3%的犹太人,竟然囊括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包括物理、化学、经济、艺术等等学科。还有另一个数据甚至说,犹太人占诺贝尔奖的35%。

世界公认的犹太天才包括: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伯格森、卡夫卡、海涅、肖邦、门德尔松、梅纽因、夏卡尔、卓别林……不谈这些尖子中的尖子,真正的人中龙凤,普通尖子的比重也很高。有个数据显示,美国社会中,大学有20%的教授是犹太人,律师、医生行业里有很多犹太人的佼佼者。犹太人能够在全世界人才竞争最激烈的地方脱颖而出。他们根植在任何社会,都能展现出独特的能力。

任何统计都是不确切的,但却共同说明了一个现象,犹太人的知识能力和财富能力令世人惊叹。此外,个别的天才各国都有,犹太人则有一种社会氛围批量培养优质人群。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会将这些能力传给下一代,用独特而有效的方法。

t01588bb911c37dfc8e.jpg?size=640x376

根据记载,犹太人差不多有1800多年的流亡史。在犹太人历史中,单就种族大迁移就发生过至少三次,每次都是颠沛流离,满世界寻找立足之地,放眼世界上的所有民族,单就如此遭遇的,无人能出其右。 

一直到1948年,犹太人终于结束了流亡生活,在祖先的故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并且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从重视教育开始,一步步发展到现在这个高科技公司密集、拥有相当多人才的国家。

经历过巨大灾难的犹太人,他们的生存本能和危机意识深入骨髓,这从他们坚持不懈建立以色列就能看的出来。他们对教育的重视来自于求生欲本能,不为光宗耀祖,不为物质享受,甚至都不为身份地位,只为活下去,在这个世界上,有真正可以退守的一席之地。

他们把生存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什么是生存教育?就是任何情况下,都能自己独立地活下来,照顾自己、养活自己,顽强地生活。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有一种雕,母雕会每天飞行二百英里去寻找一种坚硬、带刺的铁树树枝筑巢,上面铺上树叶、羽毛、杂草,等到孩子长大,它就会把安乐窝打破。母狐狸为了让小狐狸懂得丛林法则,故意抛弃小狐狸跑的无影无踪,小狐狸必须学会自己生存下来。其实,动物们的经历都告诉我们一个自然界的法则,就像犹太人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以他独立的人格,面对他的世界。撤退越早、放手越早,孩子就越容易适应他们的未来。

大的生存教育包括五种类型:第一,维持与自己生存有直接关系的活动;第二,为获得生活的必需,维持与自己生存有间接关系的活动;第三,以教育后代为目的的活动;第四,维持正常社会和政治关系的活动;第五,以满足爱好和情感的一切活动。

那么犹太人的生存教育从哪里做起呢?有一个大的机制是“有偿生活机制”,简单来说,就是无论顺境逆境,生活条件的好坏,你所需要的东西都要通过你自己的努力获取。成长的每一个场景都是教育环境,生活本身就是个训练场。犹太人坚持孩子不能溺爱,从小要帮助家里分担家务,且越富裕的家庭可能更强调孩子必须承担家务。

犹太作家沙拉甚至还建议了非常具体的“孩子家务能力栽培法”:

  • 3~4岁:自己刷牙,收好干净的衣物,帮助父母收拾房间和整理玩具,把脏衣服拿到洗衣机里;

  • 4~5岁:会浇花浇菜、擦桌子、拿报纸等等;

  • 5~6岁:会料理大部分个人卫生,给自己的房间扫地、拖地,把垃圾带到垃圾箱,会摆放饭桌,把杂物放到相应的地方去,整理自己的床铺;

  • 9~12岁:会料理全部个人卫生,会擦家具,会洗衣服、拖客厅地板甚至帮厨;

  • 13~15岁:为家人准备几餐饭,清洗自己全部的衣物,协助父母完成一些比较繁重的工作,为自己的钱做好预算,选择购买自己的衣服,在附近地区做一些工作,会熨烫衣服;

  • 16岁以上的孩子:在外面打工赚钱,在大人的监管下独自出门旅行,做好高等教育的目标计划,负责个人的全部穿着,计划并准备一家人的饭菜,因为吃饭是家庭生活的基础的基础。

以色列的《家庭教育》曾做过一个调查: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前者比后者的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

犹太人在让孩子学习知识之前,都会让孩子获得一些做事情的基本能力。在犹太人看来,一个连做饭都不会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学问的。这个方法,以前出现在很多富商家庭故事中,现在很多家庭都在用,也在普遍接受和学习。不论富人家庭还是普通家庭,父母都会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艰苦的环境,磨练孩子的意志和智商。比如去非洲的贫穷地区参观做义工。此外,以色列无论男女全民必须服兵役,也都是在锻炼意志力刚强的人。

t0136a1c23df740dfdf.jpg?size=640x376

笔者想提及的第二大块,是犹太人的情感教育,而且这个情感教育特别强调挫折体验,培养逆商。犹太人马克思说,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挫折体验用到孩子身上,也有一个机制较为管用,那就是“延迟满足”。即时满足、超前满足、超量满足容易养成孩子我行我素、任性、情绪不稳定、安全感差、抗挫折能力差、缺乏感恩的个性。

那么什么是“延迟满足”呢?就是孩子提出的每个要求要进行分辨,合理的、紧急的可以马上满足,其他的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生活不易,即便你事事满足你的孩子,社会上也会有各种阻碍和绊子在等着他们,必须让他们先学会适应这些“被拒绝的挫折滋味”。家长的保护必然意味着子女的依赖。除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之外,孩子的情感也该首先套上一层自己结痂生成的外衣。没有一帆风顺,生活充满磨砺,让孩子知道必须照顾自己的身体,必须合理处理自己的情绪,形成自己的心理防卫机制,这有点像精神上的预防针,准备好闯荡社会的精神抗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苦,包括生活的苦,也包括心里的苦。“受点委屈没有什么不好”。

犹太家长处处在模拟人生中可能会遇到的琐碎和麻烦事儿,让孩子提前去适应。犹太父母经营家庭是格外用心费力的,甚至比经营公司付出更多。犹太思想家朱特比曾说,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如果父母过分呵护孩子,反而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绝对没有独立的人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如果你想毒死你的孩子,你就给他饱喝一剂足量的你所谓的“幸福”,他就可以被毒死。

另外,逆商是怎么养成的?首先要和孩子一起认识挫折、甚至刻意去体验一下挫折,然后家长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个挫折的来龙去脉,还可以给他们创造条件去战胜这个挫折,尝一尝通过努力获得克服苦难的感觉,让孩子充分了解挫折和成功的关系,家长可以自己分享一下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让孩子以后应付困境更有自信一些。

犹太人还教育子女要“延迟享受”,告诉孩子,如果你喜欢玩,就必须去赚取自由时间,但这需要你获得良好的学校教育和优秀的学业成绩。此后,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赚到钱。等赚到钱以后,你就可以玩更长的时间,玩更昂贵的玩具了。但是,如果你搞错了顺序,整个系统就不会正常工作,那你就只能玩很短的时间,最后只能拥有一些最终会坏掉的便宜玩具,然后一辈子就得更努力地工作,没有玩具、没有快乐。

这些其实强调的都是感受生活的能力。所以犹太家教法里面还有诸如“参观爸爸妈妈的一天”等活动,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忙碌和辛苦。犹太人还认为“大人适当地向孩子通报家情不是坏事”,让孩子们知道赚钱养家的不易。

t010d8a3bf882d459f8.jpg?size=640x376

接下来要写的,就是知识的力量。中国人和犹太人其实有不少共同点,他们都爱读书,都很勤奋,都无比疼爱自己的孩子,这几个特征都算得上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 

犹太人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会将蜂蜜抹在书上,让孩子早早知道书是甜的,是有吸引力的,孩子两三岁开始,父母就会让他们背诵《圣经》。

但他们的读书也不是死读书,在《塔木德》这本书里就有记载:“没有比既能做事又能做学问更好的了。没有劳动的学问结不出果实,相反可能导致罪恶。”他们即便是做学问,都是希望学问能结出劳动的果实,可以给生活创造价值,他们很注重读书在生活中的应用,不会营造一个金字塔出来,在现实世界里栽跟头。只会读书不会应用的人,被他们称为“驼书的毛驴”。这也是犹太人在颠沛流离的漂泊中总结的生存智慧。

日本人把做学问称做“勉强”,意为强制性地激励自己,避免产生懒惰的情绪,并努力习得一技之长。而犹太人把学习称作“重复”,犹太人特别强调子女是否准备好了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以色列的休息日,所有的饭店、商店和娱乐场所都停止营业,大家都在家中做祈祷,甚至连走亲访友都是违规的。但有一点是允许的,那就是读书和买书。以色列人均出版社和图书馆数量也居全球之首。

在学习这件事情上,犹太家长都习惯退居二线,让兴趣和愿景催促孩子学习,观察、参谋、提醒,才是父母的主要责任,做军师父母,才能不培养平庸的孩子。

爱因斯坦说:教育的目的是把每个人都训练成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钻研是犹太人的成功之道,他们大多是先通过钻研成为某一行当的行家里手而后以之起家的。

这里所说的知识,更像是说终生学习、钻研的能力。这样的人,才是终生创新的人。

t01eb318174897d20bc.jpg?size=640x376

当你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的所有基础生活,自己做饭、做家务,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绪,自己学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领域的时候,还有一个能力就格外重要。那就是人际关系、社交沟通的能力。这关系到,你会有什么样的机缘,认识什么样的人,赐予你工作机会和其他发展机会。

犹太人漂泊无定,更能感受到同族之间联系的重要性。他们有很强烈的组织精神。邻居之间会相互督促教子方法,家长之间会经常性开会探讨如何更好地教孩子,商人之间都结成联合会……这些都能保证他们的祖传方法、祖传精神不仅被集体继承,还能被集体实践,相互监督,都是同路人,而不显得怪异和孤独。放在其他社会,有些孩子特别勤奋、特别好学、特别努力、特别能劳作、特别体贴父母,那是要被“羡慕嫉妒恨”的。然而他们这个社会,如果整体氛围大体如此,也就见怪不怪了。

在犹太家教方法中,家长还会扮演孩子的社交训练师。在家里给他们上待人接物的模拟课。家长们带孩子出门,会要求他们与遇到的人主动沟通。

著名犹太教育家齐克罗把孩子的交友过程分为四个相互重叠的阶段,三至四岁时是“自我中心阶段”;四至六岁时,是“自我满足阶段”;六至九岁时,是“互惠阶段”;九至十二岁时,是“亲密阶段”。每个阶段应该设置相应的社交教育课。

犹太人认为,人际关系会奇迹般发挥杠杆效应。社交关乎生活质量,不仅因为社交能力关乎一个人理想的实现,更在于它关乎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幸福程度。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认为: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

犹太人告诉孩子,社交培养有两个原则:一是要两倍于自己说话的时间倾听对方的话。二是要多提问,求得知识是人际关系的开始。从第二点也可以看出,犹太人的家教是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连接、相互影响。学习、求知也是一种社交。

人际关系是生产力,它和知识一样,都可以转化成实际的效益,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人际关系的高手都懂得换位思考,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家庭环境。犹太父母会请一名善于交际的孩子充当模特给自己的孩子示范,并进行经常性的训练,表扬那些符合社会期望的好行为。

t01ee1e68f768845bf5.jpg?size=640x376

接下来,就是大家听的最多的犹太人的财商教育了。 富过三代,甚至更多代,也只有犹太人最有发言权了。

众所周知的洛克菲勒,给父亲当雇工挣零花钱,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计入账本,而后与父亲结算。这件事他做得很认真,并感到神圣且趣味无穷。对于他自己的孩子,他则规定七八岁时每周3角,十一二岁每周1元,十二岁以上每周2元,他还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给他审查。钱账清楚的,用途正当的,下周还可以递增5分,反之则递减。

这还没有结束,洛克菲勒对孙子约翰零用钱的处理也有几条细则:约翰的零用钱起始标准为每周1美元50美分;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纪律让家长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上浮10美分;至少20%的零用钱要用于储蓄;每项支出都必须清楚、准确地记录;未经爸爸、妈妈同意,约翰不可以购买较贵的商品。

洛克菲勒真的是“吾道一以贯之”,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犹太人对孩子的财商教育阶段法可以初步归纳为:

  • 3岁,辨认钱币,认识纸币和硬币,及其币值;

  • 4岁,知道无法把商品买光,所以必须作出选择;

  • 5岁,明白钱是劳动所得的报酬,并且正确地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理财意识;

  •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

  • 9岁,可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

  • 10岁,懂得平时节约一点钱,以便自己有较大开销时使用;

  • 11岁,学习辨识商业广告,并有打折、优惠的观念;

  • 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其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

  • 12岁以后,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活动。

犹太孩子刚刚有数的概念并初步懂得加减法,就开始学习理财并贯穿整个少年时代。家长并不是鼓励他们存起来,而是鼓励他们合理地消费掉。并且跟他们讨论是否合理必要,有什么经验教训。有一部分家长会将一个月工资划给孩子,专门培养孩子们的财商,让孩子从小学会明智、科学,而不是机械、盲目地理财。而一旦孩子因使用不当犯错时,家长不会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更高明的是,为了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犹太家庭还让青少年模拟父母管账。犹太家长把培养孩子的财商作为一种生存能力随时随地加以培养,他们尤其强调,财富是一种创意。比如麦考尔董事长,靠收拾自由女神像下的铜废料,让每磅铜的价格翻了一万倍。

犹太人的《家庭教育》杂志认为,财商能力培养越早的人,日后的年收入越高。

财商的培养其实包括五个层次,第一是认识钱,第二是有掌钱能力,第三是有赚钱能力,第四是有财富知识,第五是有财商箴言,也可以称为财富哲学。犹太人把理财教育视为“道德教育”或“人性教育”,从小懂得劳动伦理学,从小学会投资和理财,目的不在于单纯地灌输知识和锻炼生存能力,更长远的意义是要帮助孩子养成人生所需要的智慧和正确的价值观。

t016073e7865dc9089e.jpg?size=640x376| 洛克菲勒说完以上五个部分,还有几点笔者认为也很重要。 

首先是“时间管理”教育,犹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就像对待金钱的态度,他们是深刻理解“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的民族。他们会告诉孩子,假如每天有86400元入账,你会怎么花?在犹太人一生有限的时间里,他们分秒必争地去赚取无限的金钱,所以他们都是自我管理的高手。时间管理能力包括三个认知上的重点,即时间是消耗品,事情有轻重缓急,时间有类别。每天要列出计划、区分紧迫性和重要性的事件去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最有效率的时间、全力以赴完成最重要的任务,特别应该用好刚开始和结束前的时间,因为这些时间非常容易懈怠或者敷衍。时间管理可以延伸到更多现代管理的方面,包括信息管理、成本管理,总之,管理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时间的分分秒秒之间。犹太富裕阶层更高瞻远瞩认为:未来后工业化社会的一切竞争都是全球性的。要想保证下一代犹太孩子在世界范围内都占有优势地位,只从事高度技术性的工作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CEO管理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人文价值等综合性素质。——你的兴趣、天分在哪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否准备好了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第二是选择能力教育。犹太人认为,既要鼓励孩子尝试又要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要把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惩罚更能激起责任心。需要练习、犯错、更要重复。要倾听孩子的异想天开。谈到孩子未来规划时候,一起思考,自己尽可能提供探索和体验信息的机会。捷径和秘诀要搭配教训和挫折一起教育才更好。生活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个终点。(life is a journey,not a destination.)

第三是“积极行动”教育。犹太商人崇尚78:22之经商法则。在自然界,氮和氧的比例是78:22,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例是78:22,正方形内切圆与其他部分的比例也是78:22。世界上22%的富翁拥有78%的财富。所谓“积极行动”,那就是你知道了你就要去做到。

t01e4e522996b593917.jpg?size=640x376

犹太人是世俗意义上最成功的人了。成功者都差不多就是这样历练自己的。但笔者认为,犹太人主要的精神,在于集体坚持、集体执行、集体守护。中国传统家范和精神斗士从来都不少,司马光《家范》卷,写着“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颜氏家训》把给孩子立规矩比喻成在悬崖峭壁旁建栏杆。但最后不过只是一小撮人在坚持。

任何规则和好的示范,只要坚持下去都会有所得。关键考验的还是人的韧性和民族的韧性。

13岁的德籍犹太人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她记下了日记。她写道:“勇敢!让我们记住我们的责任,毫无怨言地去履行。总会有摆脱困境的办法的。上帝从来不会遗弃我们。古往今来,犹太人经历了很多苦难,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们依然顽强地生存着,这么多世纪的苦难仅仅是令他们更加坚强。弱者将会倒下,而强者将会生存下来,不会被打败。”

拿破仑也说“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言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Victory is not always the battle, but rising every time you fall.) 当然,这篇文章不是说犹太人的做法和说法都很完美,适用于所有人。如果对世俗的成功不感兴趣,只想简单平和地过一生,也可以选择更为个性和艺术的方法教育孩子。世上的任何事,都是选择,都是自己的意志,只要自己是清醒的就好。有人说,只有清醒才是细小而有耐性的英雄主义。

  • 参考:上海犹太母亲培养富豪的手记《特别狠心特别爱》。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