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生郑小敏回忆1987年中国内地首例艾滋病确诊经过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8-12-03 19:26:01
  福建医生回忆中国内地首例艾滋病确诊经过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生郑小敏当天接受记者采访,回顾1987年她与时任主任医生郑育英确诊内地首例艾滋病经过。
 
  在福建省立医院院史馆,郑小敏指着一张“诊断国内首例艾滋病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的证书,向记者回顾说,尽管事情已经过去31年,但当初的一幕幕她仍记忆犹新。
 
  1987年,36岁的旅美华侨林某,因患“怪病”在国外久治不愈,到福建省立医院就医。当时接诊的主任医师郑育英,今年已经89岁高龄,而主管医生郑小敏,如今还工作在临床一线。
 
  郑小敏还保留着当年的研究报告。林某的籍贯是长乐,后移居香港,又到了美国当厨师,生活了9年。1986年1月,他总感到没力气,拿不动东西,还一直低烧。美国医生诊断他神经衰弱、过度疲劳、贫血等,却一直没治好。
 
  1986年11月中旬,林某回中国就医,辗转福建多家医院,被诊断为癫痫、红斑狼疮等病,始终没有好转。次年1月中旬,林某住进了福建省立医院。
 
  “那位病人来医院的时候特别瘦,看起来一点生命力都没有。”郑小敏记得,当时,林某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低烧不断,眼睛经常黑蒙,看不见东西,有时候还会胡言乱语。据他自己说,半年来他瘦了30斤。
 
  脑萎缩、心包积液、心肌损害、尿蛋白异常……“查哪都有毛病,但各种病却又都对不上号。”郑小敏说,当时医生考虑过胃炎、心肌炎、癫痫等等,但都无法下定论。
 
  “面对林某种种的莫名病症,专家来了一拨又一拨,也给他做了各种各样的检查,可始终摸不清他的发病原因,感觉就是个‘四不像’。”郑育英回忆说。
 
  当时国际上判断艾滋病主要有三大特征:发烧超过一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腹泻超过一个月。郑小敏脑中盘旋着想法:“会不会是艾滋病?”
 
  郑小敏所了解到的林某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也符合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她与科主任郑育英一起,把情况和猜测汇报给了时任福建省立医院副 院长的钱维顺。
 
  彼时中国内地还没有发现艾滋病患者,仅1985年北京接诊过一个来旅游的美籍阿根廷人。如果林某确诊,就是中国内地诊断出的首例艾滋病患者。
 
  林某的检测样本寄到了北京。2月初,报告结果显示HIV抗体阳性。卫生部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等专家旋即赶赴福建会诊,最终确诊为艾滋病。确诊后,林某被转到专科病院继续治疗。
 
  “那时候一听艾滋病,大家都吓坏了。”郑小敏说,“我们虽然知道传染途径,也在怀疑的时候就做了一些隔离,但说完全不害怕是假的。不过作为医生,还是要继续照护。”
 
  在福建省立医院院史馆里,仍保留着刊登中新社报道“国内确诊首例艾滋病”的境外报纸资料。当时,由于中新社率先报道了本例艾滋病的诊断情况,指出艾滋病已进入国门,引起海内外极大关注。
 
  1日,福建多地举行艾滋病预防控制宣教活动。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天发布防艾案例读本《谈“情”说“艾”――艾滋“鉴定师的成长心路》,以小说形式对公众宣讲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途径的感染及暴露前后预防用药等。
 
  郑育英说:“现在社会进步了,大家对艾滋病的认识全面多了,也不会有当年的恐慌。”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