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常住人口20年来首次负增长 城六区两年下降74万人
“个人诚信分”将覆盖北京常住人口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本市常住人口规模为2170.7万人,比2016年减少2.2万人, 20年来常住人口首次实现负增长。此外,两年来,城六区常住人口下降74万人,年均下降3%左右。
今天上午,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9次会议,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报告。从评估结果看,《纲要》确定的27项主要指标中,有26项提前完成或达到中期进度要求,占全部指标的96.3%。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慢于进度要求。
据介绍,在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中,红线约束类指标进展情况总体良好,比如;2017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2945.87平方公里,持续上升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细颗粒物浓度等绿色宜居类指标完成好于预期,比如2017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2016-2017年累计下降了28%;提质增效类指标快于时间进度,比如2016-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6.8%,略高于年均6.5%的规划目标;民生福祉类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进度要求,比如2016-2017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6.9%,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成效城六区常住人口两年下降74万
报告显示,2017年常住人口规模为2170.7万人,比2016年减少2.2万人,自1997年以来首次实现负增长。与此同时,本市疏解首都功能成效显著,不断健全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机制,加大人口调控力度,常住人口增量、增速保持双
下降,城六区常住人口持续减少,2016-2017两年城六区常住人口规模累计下降74万人,年均下降3%左右;人口布局进一步优化,2017年郊区十区常住人口为961.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44.3%,比2015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人口素质不断提高,201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37.3%,比2015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本市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城六区常住人口要实现到2020年比2014年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的目标,“十三五”后半期任务比较艰巨。
下一步,本市将坚持以功能疏解带动人口调控,切实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确保完成人口调控任务目标。
对策再退出超1000家制造业、污染企业
报告中提出到,到2020年本市将再退出1000家以上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继续大力拆除违法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加大城六区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力度。在提升方面,加强腾退空间的统筹利用,主要用于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功能,推动文化发展、科技创新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补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安全设施,“留白增绿”,让群众有获得感。
此外,编制完成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实施计划,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服务保障能力。
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搬迁
有序推动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带动中心城区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加快老城区城市更新步伐,实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实现以新带老、新老同兴,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升区域交通网络支撑能力,建成京张高铁、京沈客专、京雄城际等干线铁路,建成兴延高速、延崇高速等高速公路,实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期通航。
重污染天比率下降25%
在着力破解“大城市病”方面,报告提出,本市将重点做好柴油货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工作,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5%以上,基本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到2020年,PM2.5浓度明显降低,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比2015年减排30%以上,重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此外,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工程,全面建成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公园环。
下一步,本市还将全面消除黑奥水体,力争直排入河的污染源基本“清零”。此外, 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率提高到60%。
八通线南延、7号线东延 明年底开通
在交通拥堵治理方面,本市将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力争2019年底前开通八通线南延、7号线东延等线路。加快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和公交专用道施划,推进长安街西延、青年路北延等道路建设,推进城六区次干路、支路建设。
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八成
报告中提出,学前教育需求未来几年仍处于快速增长期,据测算,到2020年还面临约17万个学位缺口。为此,本市将继续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建成千家城乡养老服务驿站
在方便群众就医方面,本市将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快实施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项目。同时提供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编制实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实现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全覆盖,建成不少于1000家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