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非洲猪瘟来了 猪肉和猪肉制品还能安心吃吗?

来源: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吴佳  发布时间:2018-11-06 16:45:35
 
  近日,非洲猪瘟的疫情引发部分民众担忧,猪肉和猪肉制品还能安心的吃吗?为此,搜狐健康采访了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吴佳。
 

  香肠等猪肉制品会传播非洲猪瘟吗?
 
  吴佳表示: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要从非洲猪瘟病毒特性和香肠、火腿等肉制品的工艺分析。
  吴佳介绍: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非洲猪瘟病毒(ASFV)可以通过高温、高酸或者高碱性来杀灭。在温度上说,70摄氏度30分钟即可灭活。
  那么香肠的加工过程,可以将非洲猪瘟灭杀吗?吴佳说:不一定,因为香肠品类繁多,不同的香肠原料不同、采用的工艺不同,其中的温度、酸碱度自然不同。
  以熏煮香肠为例,根据我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B /T 1029—2017》中对熏煮香肠的定义,熏煮香肠是以鲜(冻)畜禽产品、水产品为主要原料,经修整、绞制(或斩拌)、腌制(或不腌制)后,配以辅料和食品添加剂,再经搅拌(或滚揉、斩拌、乳化)、充填(或成型)、蒸煮(或不蒸煮)、干燥(或不干燥)、风干(或不风干)、烟熏(或不烟熏)、烤制(或不烤制)、杀菌(或不杀菌)、冷却(或冷冻)等工艺制作的香肠类熟肉制品。
  在众多加工过程,蒸煮、干燥、烟熏、烤制、杀菌任一过程加工温度超过70摄氏度,并维持30分钟以上足矣把非洲猪瘟病毒杀死。但另一方面,这些加工工艺并不是所有熏煮香肠的必备工艺,如果香肠制造过程中没有满足70摄氏度30分钟的条件,或者某个加工工艺控制出现问题,也可能造成ASFV没被灭活。
  再比如,传统的干发酵香肠不需要蒸煮,大部分产品也不需要烟熏,所以整个香肠加工过程中温度就不会达到ASFV灭活温度。
  火腿、培根、酱卤肉等其他猪肉制品也是类似的道理,在不知道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时,我们不能下结论说它是否携带有活性的非洲猪瘟病毒。如果肉制品中含有非洲猪瘟病毒,可能因为人吃剩下,成为猪的饲料,引起猪的感染,进而造成非洲猪瘟在养殖猪中的传播。
  各国在防控非洲猪瘟时,猪肉制品也是重要的检测产品。今年10月,日本农林水产省表示香肠中检出了非洲猪瘟病毒,并拟采取彻底的防疫措施。9月,我国重庆海关也截获8.1公斤非洲猪瘟肉制品。历史上,在欧洲的马耳他发生的大量生猪感染非洲猪瘟事件就是外来的肉制品引起的。

  猪肉和猪肉制品还能吃吗?
 
  吴佳表示:对于这个问题,农业部早已经给过回应。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也就是说非洲猪瘟不感染人,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直接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也不太可能出现变异传染人的情况。所以无论是猪肉还是猪肉制品,都是可以放心吃的。
  现在对于非洲猪瘟,各级畜牧兽医部门采取了果断、严格的措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猪肉和产品都是经过检疫的,大家不必担心。
  当然,如果有人仍然担心病猪肉流向市场,需要知道的是: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发病症状十分明显,病猪肉的感官品质也很不正常,购买时可以稍作鉴别。
  对于不管怎么说,仍然十分担心买到病猪肉或猪肉制品的人,建议食用猪肉和猪肉制品时,充分煮熟。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