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黑枸杞万元一斤身价背后:商家低价造假 高价造势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5-10-16 00:49:28
  宾馆服务员此时正在收拾房间,忍不住接过话茬,“你那是高原反应。”
  老板好像没理解这句话,眼睛瞪得更大了,“啊,还能治疗高原反应?”
  在商家对黑枸杞疗效的介绍中,它几乎可以包治百病:补肾益精、预防癌症、养肝明目、改善睡眠、美白肌肤、减缓衰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缓解静脉曲张、调节内分泌紊乱……就连叶子都可以治疗失眠、肠胃病。
  在商家的宣传里,黑枸杞又多了很多称号:“美容界的软黄金”、“癌症界的克星”。
  “圣果嘛,没有治不了的病。”西宁一家青藏特产店里,老板对围观者表演,倒一杯开水,往杯子里撒几粒黑枸杞,瞬间,杯子里的水变蓝了。围观的人惊呼神奇,掏出钞票抢购。这一表演,让老板赚了一万多元。
  让水变蓝的是花青素,这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水的酸碱改变颜色。酸性偏红,碱性偏蓝。花青素有保健作用,主要是抗氧化。据传,黑枸杞的花青素含量是蓝莓的十几倍之多。
  花青素成了商家介绍黑枸杞必提的专业词汇,承包黑枸杞的马元凤小学没毕业,但说起花青素头头是道,“花青素溶于水,能很快被人体吸收,所以疗效显著。”
  “圣果”真的有这么神奇?
  科学松鼠会会员、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撰文指出,目前宣称的花青素的种种保健功效,主要是从“抗氧化”衍生出来的,并没有直接的临床试验数据。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张村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药典中并没有收载黑枸杞这味药,这意味着,中医药领域尚未对该药的“神奇”效果予以肯定。
  而据媒体报道,最先发现“黑枸杞”的某生物研究机构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透露,黑枸杞的食用价值是2006年才被发现的。此前,黑枸杞多被当地的羊群食用。这位研究员表示,黑枸杞的抗氧化能力的确比蓝莓、苹果等水果高一些,但与常见的红枸杞的抗氧化能力却没有太大的差异。
  对于黑枸杞抑制癌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功效,京医会秘书长马海伟同样持质疑观点,他说,黑枸杞为药食性植物果实,和红枸杞一样,有调理保健作用,但不可能对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富含的花青素,也不可能像西药一样对相应疾病起到直接治疗作用。
  雁过拔毛的产业链
  5天前,草场承包商马近明和合作伙伴吵了一架。
  合作伙伴私下卖给别人五斤黑枸杞,把4500元揣进了自己的腰包。
  今年,马近明草场的黑枸杞干果产量是一吨,按照市价800元每斤算,今年的产值是160万元。
  “实际上整个产业链条都在涨价,我们的生产成本也越来越高,产值160万元,赚得不多。”马近明说。
  2013年,马近明草场的承包费是30万元,今年涨到55万元,“牧民看到黑枸杞越来越火,就涨了快一倍。”
  采摘的人工费也涨价,“去年一斤鲜果采摘费是15元,今年涨到25元,工人们还不满意。”马近明说。
  在一家山东饭馆,六十多岁的采摘工人刘桂云说,一天采10斤,能挣250元。但她还是觉得不划算,因为住宿和伙食费都在涨。每年的8月中旬到11月,很多宾馆老板会把房价调高一半。
  马近明算了一笔账:采摘费30万,草场承包费55万,加上灌溉、设置围栏、草场维护费用30万,“保守估计,我们的生产成本是115万元,利润是45万元。”三个合伙人,每人可以分到15万。
  除了野生黑枸杞的生产成本上涨,人工种植黑枸杞成本也价格倍增。
  马原原来在甘肃做服装生意,2014年,到格尔木新华村承包了两亩黑枸杞耕地,“一亩地承包费是三万元每年。”这比在中原地区土地流转费用高出三十倍。
  但马原认为,这个价格是感情价,不算贵,因为自己拿到的土地是“成品”。
  马原所说的“成品”,是种植了黑枸杞的成品。因为土地上种了黑枸杞,就有价值了。据新华村一位村民介绍,“为了培育黑枸杞地,我们也是费了工夫的。”
  他说,“土地上的黑枸杞苗子都是从草原偷来的,我们要冒险吧?苗子偷回来以后,成活率百分之五十不到,我们要补苗、打药、上化肥,这也要成本吧?”
  据这位村民介绍,每亩地培育成本要上万元。
  在格尔木新华村等一些农耕村庄,耕地几乎全部种上了枸杞,村民们靠承包枸杞地为生。而承包黑枸杞地的马原,每亩地的纯收入不到一万元。
  黑枸杞老板变身藏药专家
  承包商韩辉也曾想着学点营销“学问”,却吃了闭门羹。
  韩辉有一个姓王的客户,在西宁开了一家网店,王老板曾透露,自己去年利润是800万元。
  韩辉曾专门到西宁找王老板取经,但王根本不让韩辉进他的办公室,“咱们要想合作下去,你别打听我的商业秘密。”
  福建老板蒋光明说出了“行业机密”:低价造假、高价造势。
  在格尔木抢摘黑枸杞的大军中,还有些人专门采摘白刺果实。白刺是一种红色或黑色的果实,比黑枸杞稍小,晾干以后颜色与黑枸杞相似。白刺植株较大,产量每棵达到10公斤,且在格尔木草原遍地生长,收购价每斤不到五元。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些白刺也是收购商要的,用来掺入枸杞内以假乱真。
  蒋光明发现,从2010年起,黑枸杞就成了礼品市场的硬通货,“专门送领导。”
  蒋光明第一次为黑枸杞造势,也动了很多心思。
  2012年,他花了一万元订做了50个包装盒,“木制的,上面烫金,里面铺上上好的丝绸,丝绸里面再装上铁盒,看起来很精美。”
  蒋光明把每个包装盒里放上六两精选的黑枸杞,装了一百份,免费赠送给50个人。
  这50人都是蒋光明精挑细选的,包括孩子所在中学的班主任、老婆单位的领导、社区居委会主任。
  后来蒋光明听说,自己送的黑枸杞礼盒到了一位副区长手里。他认为“目的达到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