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西安鄠邑区刘家堡村母女3人食用自己采摘的野生蘑菇中毒 小女儿身亡

来源:华商网  发布时间:2018-07-18 19:10:06
  13日,鄠邑区五竹镇刘家堡村母女3人因食用自己采摘的野生蘑菇中毒。目前,9岁妹妹已不幸身亡,母亲和姐姐还在急诊重症监护室透析治疗。

  妈妈和姐姐仍在急诊ICU透析
  14日下午,华商报记者在交大一附院急诊科ICU病房见到了妈妈和姐姐。她们的病床在病房尽头,对立放着,身上插满管子的两人,都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孩子的姨妈、姨父和舅舅在床边照料。父亲仍在老家处理妹妹的后事。
  孩子的姨妈说:“娃她妈今年36,姐姐今年15,身体一直都不错。中毒后,姐姐目前连控制大小便都有些困难。娃她妈则仍不停的呕吐,又因为‘害死了’小女儿 不停地唉声叹气。两人现在都只能进食流食,且要严格记录小便次数和量。因在体外透析,两人身上都冰凉凉的,所以才老喊冷。”
  不提那件伤心事,华商报记者安慰姐姐说:“配合治疗,很快就好。”姐姐睁开眼睛说:“听说还要一个星期。”
  而听到这话的妈妈,只是把头别向床的另一侧,重重地叹了口气,没说话。
 
  下班路上采白色蘑菇 次日凌晨三人开始上吐下泻
  孩子的姨妈说:“娃他妈在家附近一所学校当保洁员。12日下午,她下班回家时看到路边灰白色的小蘑菇长势不错,很像她小时吃得蘑菇。就采了些回家做菜。没想到竟是毒蘑菇。”
  记者在手机上看到了家人后来补拍的蘑菇照片,每个看起来和香菇大小差不多,但根部和蘑菇头部的底色都是白色,只是头部上面一圈圈的深色花纹,还有一种更小的呈黄色的蘑菇。
  据孩子父亲说,3人约食用了1斤半左右的蘑菇,是两种蘑菇搅在一起炒了一盘菜。“12日晚,我下班回家时,三人的精神状态还都不错。可到后半夜时,3人却同时出现呕吐、拉肚子症状。13日一早,先到鄠邑当地医院治疗,医生建议转院,就赶来西安治疗。”
  “交大一附院的医生建议小女儿去儿童医院治疗。但我一人忙不过来,只好先等大女儿的化验结果,显示只有3项略高,不严重。我们才又返回鄠邑家中观察。期间因为她们3人都拉肚子,我一直给补充白糖水。但到晚上时,小女儿脸色突然不好,紧急送医院后,很快就离开人世。”
  14日下午,孩子的父亲刚刚处理完小女儿的后事。“我把这边忙完,马上就来西安照顾她们。”他说。
 
  仅透析费就需20多万
  但目前,最让这一家人发愁的还是高昂的治疗费。
  据孩子的姨妈说,“两人一天的透析费就需3万元,按医生说,透析至少要一个星期,那就是说至少得20多万。娃的父母都是打零工,供2个孩子上学基本没积蓄。现在的医疗费还是我和孩子舅舅给凑得。明天、后天的医疗费都不知道在哪儿。”
  “因目前母女两人都在急诊治疗,农合无法报销。我在到处筹钱,已经没了一个女儿,不管咋样,我都会尽力让她们母女平安出院。”孩子的父亲也说。
 
  专家称应致中毒蘑菇应为“肉褐鳞环柄菇”
  她们母女三人到底是误食哪种毒蘑菇呢?昨日,中科院西安分院科普业务主管 、生态毒理学博士李勃说,从家属提供照片,可初步鉴定,致使母女三人中毒的菌为肉褐鳞环柄菇。该菌夏秋季于林下、路边、房屋周围的草地上均可生长,一般群生,有时单生。此种极毒,含多种毒性较强的肽类化合物。自1976年以来,在河北、江苏、上海、黑龙江、河南等多地都发生过大量中毒案例。中毒后发病初期为腹泻、呕吐等胃肠炎症状,随后会逐渐出现肝、肾损害、精神烦躁、肢体抽搐、昏迷等症状,误食后死亡率高。故在采食野生蘑菇时需注意。
 
  专家称野生蘑菇难鉴定 不要轻易食用
  今年的西安阴雨连绵,各种菌类也长势旺盛,是否有一些方法能让普通市民容易鉴别出毒蘑菇呢?李勃说,“夏季野外尤其在雨后,由于湿度和温度适宜,大型真菌(俗称蘑菇)生长速度快,种类多。其中,不乏外形美丽和与我们常吃的可食用菌类相似的物种。在这些美丽外表下,往往隐藏有许多是含有有毒物质的致命杀手。即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当地人和专业人士也不会轻易食用。网上盛传的很多所谓的辨别有毒蘑菇的经验,多数都是断章取义和主观臆测。” 网上热搜的“8种方法教你鉴别毒蘑菇”是否有科学依据呢?李勃说:“这8条所谓经验看起来言之凿凿,实则都是错误的。所以奉劝大家不要去尝试品尝野外采摘的蘑菇,因为有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