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湿地: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分界线
湿地重生:无定河湿地 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分界线
无定河航拍。无定河航拍。在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之间横亘着一条蜿蜒流动的河流——无定河。河谷湿地是抵挡流沙向南侵袭的生态屏障,也是大量野生鸟类越冬中转的重要“驿站”。今天(6月1日)的《湿地重生——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家园》系列报道,我们一起走进无定河湿地。
每天日落前,陈雪华都要将上千只放养的鸭鹅赶回家。脚下这片溪流纵横,水草丰茂的湿地,为农户的家庭养殖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沙丘中流淌出的甘甜溪水,最终将汇入陕北北部地区最大的河流——无定河。
养鸭人陈雪华:“这里面有小一点的虫,鱼虾都有。”
陈雪华所在的这片河谷湿地,位于无定河中游的横山县境内。无定河从陕蒙交界发源,在进入毛乌素沙漠地区后孕育出了绵延70多公里的——无定河湿地。
在无定河湿地下游的响水镇,鲁加博和助手即将完成一天的野外观测。每年春季融冰前,这里都会吸引到数万只野生鸟类前来觅食。
鲁加博承担的工作,是国家林业局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他在湿地中收集到的大天鹅活动数据,为2009年“无定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
横山县林业工作站副站长鲁加博:“大天鹅的数量去年达到了2000多只,我们发现这个地方就是咱们中国中部地区候鸟的重要的迁徙通道上的一个中转基地之一。”
鲁加博的职责在于湿地和野生鸟类的保护,而陈雪华和当地百姓对河谷湿地的利用,是为了求得生存。同饮一河之水的两个人,在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上出现了尖锐的矛盾。
横山县林业局局长邵胜宽:“从我们来说还有些进退两难,难的是农民要生活,想把湿地变成旱田。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大部分土地,现在不够种植,(湿地)面临被蚕食。”
为了缓解这一矛盾,2015年,横山县专门成立了“湿地保护工作站”,划设主河道为核心区,严禁人为侵扰。并在岸边的缓冲区大量栽种水草。另一方面引导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在河道外围的土地上适度发展生态农业、水利观光和水产养殖项目,让他们在保护湿地的同时也能获得经济效益。
每年中秋节前后,无定河两岸的大片金色稻田里,成群结伴的大闸蟹正惬意、欢快地“游走”。由于湿地水质无污染,无定河大闸蟹正成为中国百姓餐桌上的新宠。这种“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新型生态农业让无定河湿地重获新生,也为种粮大户白云雷一年的劳作换来可观的收入。
横山县种粮大户白云雷:“稻、蟹合计的纯收入,比单纯种水稻多收入1200元。”
如果不出意料,湿地保护区上游的养鸭人陈雪华今年也将能有一个不错的收入。
养鸭人陈雪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么。我也是选择了这个地理环境。”
“无定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除了政府的保护监管,也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由社会有识之士自发组织的“榆林湿地与鸟类协会”常年奔走在农村、厂矿地区进行公益宣传。
鲁加博再有几年也将光荣退休,令他感到欣慰的是,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如今正在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自觉保护湿地与鸟类的行列中。
横山县林业工作站副站长鲁加博:“我的最豪迈的语言是,无定河是横山的母亲河,我们喝无定河的水,吃无定河的饭,我们要把无定河守护好、呵护好无定河。”
无定河湿地: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分界线。无定河湿地: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分界线。无定河湿地: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分界线。无定河湿地: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分界线。从水下仰望天空。横山县林业工作站副站长鲁加博和助手进行野外观测。无定河边的小麦。无定河的大闸蟹。无定河长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