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北京:南锣鼓巷“冒名”北京小吃被整改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8-04-04 12:01:06
▲昨天下午,商家撤下了一些引发争议的招牌 摄影/本报记者 张月朦
 
  南锣鼓巷现“老北京凉皮”和“老北京煎豆腐”招牌 商会表示已介入调查——
  滥用“老北京”名号 商户将被整改
  凉皮成了“老北京小吃”?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在南锣鼓巷某餐饮店内,出现了“正宗老北京凉皮”、“老北京煎豆腐”、“老北京五香肉卷”等“冒名”北京小吃。记者昨日在南锣鼓巷看到,疑似网传“挂羊头卖狗肉”的店铺招牌已被撤下。南锣鼓巷商会会长徐岩表示,网传图片确实是南锣鼓巷某店内招牌,目前商会正在调查此事,将会对涉事商户进行整改。
 
  发现
  店家卖“正宗老北京凉皮”?
  谈到北京小吃,食客们脱口而出可能是炸酱面、卤煮、驴打滚等等。但最近,凉皮竟然也被商户“纳入”了老北京小吃,不仅如此,在南锣鼓巷的一家餐饮店内,煎豆腐、牛肉面、冰粥等都成了独具特色的“老北京小吃”。
  市民陈先生前几日去南锣鼓巷游玩,在一家店内看到了“老北京煎豆腐”、“老北京冰粥”等招牌,“在游客云集的南锣鼓巷出现这样的招牌我觉得不太好,容易误导游客。”陈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从网传图片上看到,该店内不仅出现了“正宗老北京凉皮”、“老北京煎豆腐”、“老北京五香肉卷”、“老北京冰粥”等招牌,而且真正属于北京菜的炸松肉还被错误地写成了“炸肉松”,有网友认为,这种错误会对去南锣鼓巷的外地游客产生误导。
 
 
  ▲此前网传“老北京煎豆腐”、“老北京凉皮”等招牌

  探访
  涉事商户已撤下相关招牌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南锣鼓巷。虽然是工作日,但仍有不少游客前来游玩。在南锣鼓巷主街上,分布着不少主打老北京特色的餐饮店,不过这些店铺所售食物主要是烤鸭、炸酱面、爆肚等北京特色餐饮,并未有网传图片中“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
  在一家店铺内,记者发现了疑似网传图片中挂着“正宗老北京凉皮”招牌的摊位,不过该摊位的招牌已经变成了“手工凉皮”。该店不仅提供老北京小吃炸酱面、爆肚等,也出售凉皮、酸辣粉等其他地区特色小吃。除了一个名为“老北京肉卷”的招牌外,并无其他打着“老北京”字样的非北京小吃。约20分钟后,当记者再次来到这家店时,发现店内“老北京肉卷”中的“老北京”字样已经被白纸贴上。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这家店,发现店内不少招牌已经被拆下,露出白色的背景板,上午被贴上字条的“老北京肉卷”招牌也不见踪影。
 
  回应
  问题招牌集中在同一家店
  针对南锣鼓巷某店内“假冒”北京小吃一事,南锣鼓巷商会会长徐岩告诉记者,商会已了解此事,正在调查并将会做出整改。
  “我今早知道的这件事,从照片来看,主要集中在一家店内。”徐岩告诉记者,得知消息后商会已经着手处理此事,会积极整改涉事商户,“不仅网友生气,我们南锣人看到也挺气愤的,南锣鼓巷绝不允许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徐岩表示。
 
 
 
  2016年底,南锣鼓巷主街就进行了封闭改造,通过店铺调整、重装等手段力求将南锣鼓巷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街区。徐岩介绍,整改后,南锣鼓巷的餐饮店从过去的80余家精简为如今的30余家,去掉了50多家低端餐饮,希望能够给游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除了商户升级外,南锣鼓巷的外观也有了较大的变化,“200多个商户门脸都进行了统一装修,所有‘一照多店’都改成了‘一照一店’”,徐岩告诉记者,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学习南锣鼓巷的整改经验。
  针对此次网友提出的意见,徐岩表示欢迎,“这对我们的工作是一个促进”,但他同时也希望网友能够理性看待此事,不要因为一些极个别的情况就否定南锣鼓巷,“南锣的改变是一步一步来的,虽然有一些难处,但还是在变得更好”。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