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福建福安市洪口村:古制糖技艺生产优质生态红糖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02-04 20:13:59

   在独立的榨汁区,工人们将糖蔗送进机器榨汁。 吕明 摄

  中新网福安12月12日电 (张羽)眼下,冬至节气将近,又到了一年的制糖旺季。在闽东山区,古法手工制糖技艺传承人林晋与村民们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熬制完成的红糖水起锅。 吕明 摄
  中新网记者近日来到林晋所在的福建宁德福安市,一探古法手工制糖技艺。
  车辆从福安市区出发,穿过溪北洋隧道,再行使约10分钟就到了溪潭镇洪口村,这里位于福安市重点发展的溪北洋新区,也是传统的甘蔗种植区。
 
 
  师傅将糖水缓缓淋在竹垫上。 吕明 摄
  “洪口村有历史悠久的手工制作红糖,从清末开始村里就有土榨坊制糖,直到解放后80年初红糖厂归赛江白糖厂收购,期间手工制作红糖的技术几近失传。”福安市溪潭镇洪口村党支部书记谢生仔介绍说,古制糖业生产优质生态红糖,原料选用赛江上游软沙质地种植糖蔗,爽口松脆,清香甘甜,保留了较多甘蔗的营养成分。
 
 
  冷却基本完成的红糖水结成块,师傅用特制的工具进行分块。 吕明 摄
  福安地处闽东山区,因生产电机、船舶等闻名,是“中国中小电机之都”、“中国民间船舶修造基地”还是“中国茶叶之乡”,但红糖制作技艺却鲜为人知。
  手工制作红糖技术几近失传的30年间,当地糖厂、作坊相继倒闭,市面上能叫得响品牌的红糖愈发难觅,这也给传统技艺的回归提供了契机。
 
 
  红糖水稠,师傅用器具将其搅匀。 吕明 摄
  古法手工制糖技艺传承人林晋出生在红糖制作世家,据其介绍,他爷爷的太爷爷在当地是位很出名的调配制作红糖师。一代一代相传下来,到林晋这辈已是第五代了。
  2000年,林晋大专毕业,到福安市农业局学习三年后,辗转广西省北海市创业六年,有了一定的成就。2011年,在大专老师“坚持原生态食品”理念的启发下,林晋重新拾起祖上流传的手工制糖工艺,将广西省北海的生意低价转出,回到家乡。2012年创办一家手工制作红糖厂,以传统工艺为主,把祖上制作红糖工艺发展起来。
 
 
  游客与群众竞相品尝。 吕明 摄
  转眼,林晋返乡创业即将进入第七个年头,他的红糖事业愈发红火。
  2015年列入福安市一村一品的原生态农产品之一;2016年再投资百余万元,对制糖厂房及流水线进行全面升级改造;2017年5月,林晋生产的红糖又在福建省旅游局(现为“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福建省百佳旅游商品等评选活动中,被推荐为“福建好礼”百佳旅游商品……
  在新落成的厂房,记者看到,与传统的小作坊不同,新厂房熬糖区、供火区、购买区都相互隔离,确保了整个红糖制作过程的卫生,十余名工人在流水线上忙碌着。
  据林晋介绍,传统制作红糖的工艺主要有榨糖、熬糖、起糖、搅拌冷却和切块、包装等六道,其中熬糖过程至关重要,需要进行6大工序,4个小时。过程中还必须有工作人员不停搅拌,过滤残渣。
  老行当的回归,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这两年,林晋从广西引进了“137号甘蔗苗”,也助力群众增产增收。据洪口村蔗农介绍,原来每亩收入糖蔗80担4000元,用137号糖蔗平均80担6000元。
  在林晋的带领下,该村走合作社模式统一收购、加工、销售,保障了农民收入。据该村党支部书记谢生仔介绍,去年合作社产值500多万元,纯收入达150万元。洪口周边甘蔗种植从300亩发展到今年的500亩,由原来一家制糖加工厂发展到现在的三家。洪口村红糖的知名度也是一年高过一年。
 
 
  师傅们在大锅前耍着器具,慢火熬制红糖水。 吕明 摄
  不仅如此,如今林晋在友人的建议下,搞起了工业旅游,在新厂房内辟出了“观光区”,让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参观古法红糖现场制作的同时,不影响红糖卫生生产,也带动了溪潭镇的旅游业。
  当前,林晋生产的麦牙糖、红糖、姜母糖等主要商品,通过代理、电商、现场采购等多种形式,已远销全国各地。
  “今年的红糖产值达到300多万元,明年争取突破400万元。”采访临别时,林晋向记者道出了他的新年“小目标”,也希望带着村民们共同享受这份甜蜜事业。(完)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