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艾滋病传入高校
来源:今日头条 发布时间:2017-09-26 17:10:45
性观念趋于开放,性知识仍显滞后大学生的性观念、性心理、性行为虽然趋于开放化,可是对于性病知识的缺乏及预防能力的不足却令人堪忧。一项针对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性病的了解甚少,50%的学生表示“有所了解”,2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在处理性病的问题上,54%的受访学生选择“自行去看医生”,少数学生选择“默默忍受”。表明大学生缺乏对性病的认识,预防能力堪忧。沉默的性教育现如今,家长对学生的营养健康和知识教育十分重视,而对与身体息息相关的“性教育”却仍然保持沉默。这对于艾滋病患的家庭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对社会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网友@扑腾的脚蹼:如今的高校已经不是精英时代的大学,传播知识的地方变成传播艾滋病的地方,中国教育沦落到如此地步,让人失望。这话听着刻薄,但是连年高速度增长的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病例对于学校、对于社会、对于每个家庭都将是一场噩耗。传道授业的大学,却忽视了人生的“必修科目”:性安全教育。陕西某高校教师刘闻也是一位艾滋感染者,他说校领导往往对性教育闻之色变、避而不谈。如果谈的话,可能社会上会认为,是不是这个学校有问题,会影响学校招生。有些高校即使开展性教育,也仅限于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那一天。据有关人士透露,他所在的公益组织曾在高校开展过讲座,但效果不甚理想。他表示,那些学生都不是自愿来的,是学校团委下发命令,每个班要来多少个人,来加学分的。在家庭中得到性教育的比例,更是少的“可怜”,中国父母和孩子总是谈“性”色变。鲜有家长会告诉孩子,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而青春萌动的诱惑不会因为学校、家庭的沉默而止步,正是因为“性教育”的沉默,导致孩子在艾滋病面前几乎是“零防护”,造成悲剧。如果大学防艾知识课堂持续“失语”,学生们得不到健康、正确的教育,很可能误入歧途甚至给他人带来伤害。正如现状: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明显,这些被感染孩子的人生悲剧已经无法再弥补。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今天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关于艾滋病,这些预防知识,你应该知道!●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同时避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沾上伤者血液;●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无消毒措施的街头诊所、美容所等场所打针、输液、拔牙、针灸、穿耳、文身、美容或手术等;●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等极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不吸毒,不涉足色情场所;●树立正确的性道德、性观念,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尊、自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正确使用安全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艾滋病;●如不慎有过不安全的血液、性接触,可及时向各级疾控中心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