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年来近五百所大学更名 被指被政绩左右
那么,高校频频更名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利益诉求?
东南大学高等教育专家仲伟俊认为,高校更名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主要有两个层面原因:一是社会上普遍认为大学比学院强,学院比学校强,这造成高校逐渐形成“重面子轻里子”的氛围;二是更名不仅能给高校在吸引生源等方面带来利益,还能让部分弱势高校对外交流更有“底气”。
南京晓庄学院教授袁宗金认为,“更名热”背后是大学行政化在作祟。“学校更名升格后,领导的官位和待遇也会随之上升,例如处级升副厅级,副厅级转正厅级,这种官僚主义无疑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一位教育行政部门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说,校名更改之后校牌、公章、标牌等都要更改,造成大量人力财力浪费,也为觊觎教育经费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江苏不少高校与当地政府将更名升格作为炫耀的资本。谈及去年南通两所高校被冠以“江苏”二字,该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曾在公开报道中表示,更名升格标志其学科群建设处于全省一流水平。江苏省教育厅一位主管处长则非常肯定地称,江苏所有更名或升格的高校在内涵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达预期发展目标。
由此可见,高校更名的背后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与驱动。“归根到底,是政绩工程在作怪。”袁宗金说,各地级市都希望当地大学级别越高越好,名字越响亮越好,因为高校一旦成为地方品牌,不仅有助于引进、留住人才,更能为主政者的政绩考量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等教育应有形,更应有神
记者梳理发现,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全国215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更名,占到具有高招资格高校总数的近10%。其中升格更名的占80多所,其他大部分是嫌弃原来的校名太小太窄,追求“高大上”而更名。
对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胡建华认为,更名升格的多是历史不悠久的高职院校,由于人才培养规模质量的提升、师资队伍的发展等因素,达到标准的院校更名升格能够拓展发展空间,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但在仲伟俊看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如果争相更名升级,会导致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不仅会丢失历史积淀的办学经验,而且也会使人才培养定位与模式模糊不清,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达不到本科院校的水准,技术技能也不如高职院校的学生。”仲伟俊建议,高校的层次类型不能盲目攀高,而要形成梯度,注重内涵,对接需求。
“高校办学质量与校名和级别没有必然关系。高校转型关键不是‘挂牌’,也不是‘更名升格’,而是办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在袁宗金看来,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有着“学院”名号,却是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世界名校。袁宗金建议,公众要破除“以名取校”的思维定式,不简单以名字判断学校水平,同时高等教育应淡化高校等级化管理,重视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学校,让高校有形更有神。(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许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