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产妇跳楼身亡 主治医生停职配合调查
来源:钱江晚报 发布时间:2017-09-07 11:14:01
有人指出,部分地区、部分医院被监管部门下达顺产指标。为了完成指标,这些医院格外珍惜有限的剖腹产名额。这种指标出台的背景,是因为连年来我国的剖腹产占比持续走高,不但超过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也超过了科学合理的比例。一些医院为了方便省事和高收费,不加节制地提高剖腹产比例。近些年来,这种乱象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评。作为一种纠偏措施,确实很难排除个别地方主管部门对医院进行“窗口指导”,甚至下达顺产指标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这种“窗口指导”和行政指标过于简单生硬,甚至导致了另一种极端,使真正需要剖腹产的产妇得不到及时手术,危及健康和生命安全,那么由此暴露的监管机制弊病就应该及时修正,防止出现新的悲剧事件。
假设2
阻力来源于产妇家属
如果实施剖腹产的阻力来自于产妇家属,那么值得讨论的问题也有很多。首先,医院和医生作为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一方,能否把手术的决定权全部赋予不专业的家属?
诚然,家属的知情权、同意权应该得到必要的保障,但能否把之上升为“一票否决权”?医生的专业判断、医疗对象的权益和家属权益,这三者之间应该如何平衡,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医疗对象的利益,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问题。也有人认为,目前医院和医生对家属过度的权利让渡,是在医疗纠纷尤其是“医闹”频发的背景下,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