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中国首例冷冻人丈夫:即使活不过来也为医学做贡献

来源:北京晨报  发布时间:2017-08-17 18:23:50

  2017年5月8日,49岁的展文莲因肺癌去世。去世前,她的家人代她完成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决定在死后接受一项人体冷冻手术,将她的遗体存放在容积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内——这也被认为是中国本土首例人体全身冷冻术。

  丈夫:我们只能期待以后的事情

  5月10日,在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低温医学研究中心,桂军民见到降温完成以后的妻子躺在特制的床上:她的头露出来,锁骨以下盖着看不见,但从脸部可以看出,因为脱水,稍微瘦了一点,像睡着了,很放松很安详。15秒后,展文莲被转移至超低温的液氮罐中长期保存,期待未来有一天可能被“复活”。

  人体冷冻术寄托了人类对未来的期许,但也是一项前沿而有争议的技术。世界上有三大提供冷冻人体业务的机构,其中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在1976年进行了他们的首例人体冷冻术。但目前为止,世界上的人体冷冻机构能操作的只有冷冻和保管,“复活”尚无先例——冷冻和“复苏”过程中可能面临严重的细胞损伤,使得保存尤其困难。因此,这项技术更多被认为是一种商业行为。

  49岁的桂军民是济南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向健康的妻子突然患上肺癌后,他的生活骤然改变,得知妻子疾病无法治愈后,他将妻子送进临终关怀医院,机缘巧合接触到人体冷冻技术后,他没有经历太长世俗观念的挣扎。

  夫妻俩都很赞同遗体捐献,觉得人走了,“总得给社会留点什么,能用的全给人家用了,用不了的剩下骨头架子,给送到学校的解剖室去,挂那儿也行。

  “未来的技术,我们只能期待以后的事情了。即使活不过来,也可以为医学做一点贡献。”桂军民对记者说。    -对话当事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