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冷冻人丈夫:即使活不过来也为医学做贡献
2017年5月8日,49岁的展文莲因肺癌去世。去世前,她的家人代她完成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决定在死后接受一项人体冷冻手术,将她的遗体存放在容积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内——这也被认为是中国本土首例人体全身冷冻术。
丈夫:我们只能期待以后的事情
5月10日,在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低温医学研究中心,桂军民见到降温完成以后的妻子躺在特制的床上:她的头露出来,锁骨以下盖着看不见,但从脸部可以看出,因为脱水,稍微瘦了一点,像睡着了,很放松很安详。15秒后,展文莲被转移至超低温的液氮罐中长期保存,期待未来有一天可能被“复活”。
人体冷冻术寄托了人类对未来的期许,但也是一项前沿而有争议的技术。世界上有三大提供冷冻人体业务的机构,其中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在1976年进行了他们的首例人体冷冻术。但目前为止,世界上的人体冷冻机构能操作的只有冷冻和保管,“复活”尚无先例——冷冻和“复苏”过程中可能面临严重的细胞损伤,使得保存尤其困难。因此,这项技术更多被认为是一种商业行为。
49岁的桂军民是济南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向健康的妻子突然患上肺癌后,他的生活骤然改变,得知妻子疾病无法治愈后,他将妻子送进临终关怀医院,机缘巧合接触到人体冷冻技术后,他没有经历太长世俗观念的挣扎。
夫妻俩都很赞同遗体捐献,觉得人走了,“总得给社会留点什么,能用的全给人家用了,用不了的剩下骨头架子,给送到学校的解剖室去,挂那儿也行。
“未来的技术,我们只能期待以后的事情了。即使活不过来,也可以为医学做一点贡献。”桂军民对记者说。 -对话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