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消费力十强城市:上海5670亿成第一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以重庆、成都为代表的西南地区进入消费增长的快车道,除了成渝,昆明和贵阳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超过了12%。第三梯队是武汉、天津、深圳、南京和杭州。其中,南京和杭州,受益于省会城市的中心辐射能力和近年新兴产业的快速扩张,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达3.3万元和2.9万元,消费能力非常强劲。
深圳为什么挣得多买得少?
上半年,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05元,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但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却远逊于北上广,更是低于武汉。
对比相邻的广州,上半年广州和深圳GDP分别达到9891亿元和9709亿元,差距不大,在增速上,深圳达到8.8%,在一线城市中最高。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深圳达27505元,高出人口数量相当的广州近万元。
为何深圳消费能力落后广州?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别梳理了深圳2012-2017上半年社会零售方面的数据,数据显示2012-2013年,深圳零售消费均有不错表现,增速分别达到了16.5%和10.6%,但是2014年以后跌落10%,2015年,仅增长2.0%,其原因与深圳市政府汽车限牌措施不无关系。2015年初深圳规定将一年的汽车增量指标控制在10万,而2014年深圳的汽车销量达到50万辆,这一年深圳零售消费门类上,汽车类也下降20%。
同时,近五年的零售消费数据显示,深圳并没有稳定高速增长的消费门类,而服装鞋帽针织类,金银珠宝类增长相对乏力甚至出现负增长。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原因之一是深圳靠近香港,出入香港购物方便,很多深圳人经常往返香港购物,尤其是一些大额奢侈品。2013年曾有报告显示,2012年9月-2013年9月,12个月的时间内,深圳市民赴港购物的人均消费总额均值为11566.5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