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环境保护

治理“洋垃圾” 禁止洋垃圾入境

来源:北京晨报   发布时间:2017-06-15 11:53:09
  今年3月3日,汕头海关和陆丰公安、边防、打私、工商等部门在碣石镇捣毁一个走私进口旧服装储存窝点,多达96吨的进口旧服装被锈迹斑斑的铁丝捆绑成堆,包装袋上的英文字母还清晰可见。据汕头海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旧衣服不仅来源不明,且未经检疫、消毒,一旦流入市场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给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在汕头海关6月13日查获的8.5万吨固废案中,不法分子前期经营显示,通过非法手段进来的固体废物经过简单加工处理,成为拖鞋、凳子、玩具、餐盒、餐具、吸管等生活用品,潜藏卫生安全风险。

  卖服装“洋垃圾”年赚十几万

  “洋垃圾”暴利惊人。记者此前在陆丰市碣石镇采访时了解到,非法“洋垃圾”旧服装交易中质量好的按件批发,差的就“论斤称”,1公斤服装几十元、1件衣服几块钱,到了门店开价十几块钱,相当于一转手价格就翻几番,有的门店一年可赚十几万元。

  在今年2月广州海关查处的一起“洋垃圾”案件中,涉嫌走私进境的约800吨电子垃圾40余柜、案值超1亿元;在今年3月厦门海关的一次打私行动中,工作人员查扣国家限制进口的废塑料2000余吨,初估涉案案值超过6000万元。

  “洋垃圾”屡禁不止的背后,是非法倒卖和转让固废进口许可证的“黑色利益链”,倒卖“指标”成为一桩利益惊人的生意。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在东南某地查处的一宗“洋垃圾”倒卖案中,查办人员发现,从2015年开始,两家企业分别以每吨约80元的价格,向另一家拥有许可资质的化工企业购买了约1.8万吨的进口废塑料批文指标,非法转让方牟利近150万元。

  今年3月立案侦查的一起固体废物走私案中,犯罪嫌疑人交代,实际收货人在境外采购废塑料,之后由拥有许可证的某贸易有限公司与某无纺制品有限公司向海关申报进口,货物放行后再运送给实际收货人,两家公司向实际收货人收取每吨700元至800元不等的“包通关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