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存在环境问题企业3832家 占检查总数的67%
发现哪些突出问题?
——“散乱污”问题企业1234个
环保部消息称,此次行动主要对7个方面进行督查——相关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情况,固定污染源环保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高架源”自动监测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情况,“散乱污”企业排查、取缔情况,错峰生产企业停产、限产措施执行情况,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企业治理设施安装运行情况,等等。
从第一轮督查反映的情况看,“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防扬尘措施不完善、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和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等问题较为突出。
据环保部此前通报,首轮督查存在问题的企业中,“散乱污”问题企业1234个,超标排放的17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342个,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328个,涉嫌自动监测弄虚作假的9个,存在VOCs治理问题的122个,防扬尘措施不完善的846个。
对此,环保部表示,希望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继续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集群,并要求各督查组继续以“散乱污”企业为工作重点,督促地方做好“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顿工作。
问题企业一人员强行锁门,扣留督查人员。图片来源:环保部官方微信公众号督查遭遇哪些挑战?
——多地发生拒绝检查、阻碍执法事件
记者注意到,从环保部公开通报的信息来看,督查组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环保部4月21日的通报就曾显示,自督查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发生拒绝检查、阻碍执法事件共11起,涉及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济宁市、河北省邢台市、山西省阳泉市、河南省濮阳市等6个地市。
其中,最早曝光的两起事件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
据环保部4月16日的通报显示,16日上午,环保部强化督查第十五督查组在对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山东绿杰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检查时,该企业负责人王某赶到现场,督查组及当地环保部门执法人员向其出示了执法证件,王某称证件有问题,拒绝检查,不提供相关环保资料,同时立即将大门紧锁,不允许检查人员离开,扣留执法人员超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