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海扶医疗科技公司王智彪:可用超声波迅速消融肿瘤
然而,医疗设备不是闭门造车,必须要在临床医学上可以使用才行。就在重庆医科大学的这间实验室里,王智彪和他的医学科研团队,用海扶刀在动物身上做了数不清的试验。每年的数量用吨来计算,用卡车来拉。1997年12月,同样是在这间实验室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授,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医学专家陈文直,和王智彪等各个科室的专家,一起在这里,进行全世界第一台海扶刀的手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授、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医学专家陈文直:一辈子不会忘。当时是一个孩子,骨肉瘤,肉瘤长在腿上了。一般发现了就要截肢,截肢,还活不了多长。当时我们都是一排救护车,就是不同的抢救车摆在那。做下来以后,做还是跟顺利,没有什么反应,都很顺利,所以我们担心皮肤、神经,我们都保护很好,第二天就安排他做了核磁,放射性核素扫描,马上就显示了一块肿瘤组织坏死,清楚地显示。
王智彪:超声波诊断的第一例病人不在中国,第一例CT也不是在中国,第一例核磁也不在中国,第一例PET也不在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不在中国,就是手术类,腔镜都不在中国,但是第一例聚焦超声手术在中国,而且这个不是一个病人第一例,刚才我说的骨癌、肝癌、乳腺癌、胰腺癌、子宫肌瘤都在中国。
海扶设备卖到22个国家国内市场亟待政策扶持
没有先例可循,没有国际经验可以借鉴,无论是设备的设计、动物试验、临床手术、医疗诊断和治疗方案,全部都要原创做起。随着手术经验的增多,这个中国自主创新的大型医疗设备面临了一个新的难题,如何才能把它卖出去,让更多的医院愿意接受使用这项全新的医疗技术?
这里是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是四川省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一个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地级市医院,它却拥有一项世界之最:迄今为止,这里完成了5400多例子宫疾病患者的海扶手术,是目前全世界用海扶刀治疗子宫疾病病例数最多的医院,为海扶技术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