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环境保护

46城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7-04-19 16:50:21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徐海云说,生活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实际操作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方案”提出的城区和主体范围,就是本着这个步骤来推动的。“公共机构与企业为主体范围有利于率先突破”,易腐垃圾在单位食堂、宾馆、饭店、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单位更便于收集。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也认为,在公共机构和企业先行推动垃圾强制分类,公共机构和企业责任人明确,组织动员能力强,任务好落实,效果好考核,这样可解决在居民中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时执行难等问题。“公共机构和企业示范起带头作用,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相对来说可操作性更高些。”

  居民

  建立“绿色账户” 可兑换积分奖励

  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等8城市被确定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但这么多年过去,分类似乎并没有大的进展。

  江苏省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何晟说,生活垃圾分类,就要改变居民的习惯,要么有正面引导,要么有强制的惩罚。除广州、南京等少数城市外,目前很少有城市对居民不分类进行处罚的法规。即使有法规,分类涉及每个家庭,居民普遍有“法不责众”心理,实际处罚方面也面临取证难、执行难等问题。

  为此,《方案》明确,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具体到城市居民而言,通过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方式,对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给予可兑换积分奖励。鼓励居民和社区对“干垃圾”深入分类,将可回收物交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收运和处置。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采取定时定点分类收运方式,引导居民将分类后的垃圾直接投入收运车辆,逐步减少固定垃圾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