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瓮安县北斗山磷矿挖掉6亿年前古生物化石
一个“活的”化石宝库快挖没了
最近几年,当地开始大规模露天开采,每天都有数百辆重型卡车往外运送矿石。“瓮安生物群产地处在瓮安磷矿和瓮福磷矿的采矿区,之前产出化石质量最好的几个采坑都已经坍塌了,剖面被埋,目前无法观察到产化石的地层,更无法采样做相关研究。”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殷宗军博士说。
瓮安以其丰富的磷矿资源被誉为“亚洲磷仓”。目前,瓮安县60%的财政收入来自磷矿及其附属产业。北斗山磷矿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简直就是金山银山。
“关键的问题是,瓮安生物群不是已经研究完了,全世界一群科学家还正在研究,是个活的、正在产生成果,3月底我们还发表了一个相关重要成果。”朱茂炎说。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士菲利普·多诺霍认为,瓮安生物群学术价值的彰显有一个前提,就是保护好化石产地使得科学研究能顺利开展,因此呼吁要保护瓮安生物群这一全球独一无二的化石产地。
一份迟来的共识能否平衡经济发展与科学研究
“现在核心的问题就是政府、百姓都没有认识到这地方是唯一的,别的地方没有,一直到上周开会他们才明白这个概念。”朱茂炎认为。
保护瓮安生物群并不需要付出太多代价,科学家只想在大片的山体中保留一个核心区。但是,瓮安磷矿存在多家公司,矿权交叉,实施保护要涉及几个相关企业和若干层级的政府部门。
为此,朱茂炎花了几个月时间邀请相关部门和科学家关注这件事。今年4月1日,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中国科学院以及贵州省相关厅局,黔南自治州、瓮安县党委政府和相关企业终于在一张桌子前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