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人口五年少了3325万
中国劳动人口比重持续下降,老龄化程度加剧,印度“人口红利”优势显现,中印两国老年抚养比悬殊进一步扩大
【财新网】(实习记者 罗晨)中国劳动人口比重持续下降,老龄化程度加剧,印度“人口红利”优势显现,中印两国老年抚养比悬殊进一步扩大
中国劳动人口继续减少。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1月公布的数据计算,到2016年末作为劳动年龄人口的16—60岁人口数量比2011年降低约3325万。
与之相应的,到2016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较2011年增加4587万人,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
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情况如何?世界银行的人口数据库表明印度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且其劳动年龄人口保持不断上涨的态势。联合国2015年公布的预测数据表明:印度有望在2030年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抚养率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形势良好,早在2011年4月,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就指出:印度正在逐步收获“人口红利”,由于印度人口结构比中国年轻,就业人口的增长提升了储蓄率并且促进投资,而中国的老龄化情形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家庭储蓄减少。
从劳动成本来看,一国的劳动人口增多,劳动成本自然降低。《人民日报》2015年11月30日的报道指出印度正在着力挖掘“人口红利”,到2050年,印度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占全球劳动力的18.8%。2015年,印度普通工人工资只有中国同行的1/4到1/5,人力成本优势明显。
从抚养比来看,抚养比又称为总负担系数,老年抚养比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根据联合国2015年提供的人口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发现:在2015年,中国100位劳动人口需要抚养14位老年人,而印度只需抚养9位;在2025年,中国100位劳动人口需要抚养的老年人数量大约为印度的2倍;到本世纪中叶,中印两国老年抚养比悬殊进一步扩大。
国务院在2016年12月30日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披露: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趋于老化,到2030年,45—59岁的大龄劳动力占比将达到36%左右。与此同时,老年人口在2021—2030年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这些人口趋势将会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财政部社会保障司于2016年11月发布的《关于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中指出:2015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6554亿元,比上年增加3281亿元,增长14.1%,支出23092亿元,比上年增加3295亿元,增长16.6%,支出的增幅大于收入的增幅。
中国社科院2016年12月24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显示:政府加大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并达到历史新高,大部分省份当前结余状况恶化,收不抵支的省份数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