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独流镇:调料造假窝点年产值过亿 大量假冒劣质调料流向全国
屋外的院子里,一进门就可以看到门旁放着一些辣鲜露的外包装纸箱,院内堆放着数十箱没有任何品牌标识的鸡精,以及数十桶没有标识的黑色液体。一名六十多岁的女子自称该院主人,她告诉刑警大队负责人,房屋租给他人使用,她对造假情况一无所知。她同时以假冒产品与王守义十三香无关为由,要求该品牌打假人员离开。重案组37号只好与打假人员一同离开。刑警大队负责人随后联系警员前来处理。
2017年1月11日,天津独流镇七堡村河北一条的一村民家中,罐装好的假十三香小袋装,等待工人往单包装纸盒里装。
“厂家打假就是这样,只要在现场没有查到假冒该品牌的东西,后续处理就与我们没有关系。”王守义十三香打假人员这样告诉重案组37号。
据当地造假者介绍,以酱油来说,造假的方法非常简单,拿工业用盐、自来水、色素和食品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勾兑一下就可以。记者在上述造假现场看到的原料有山梨酸钾添加剂、苯甲酸钠添加剂、三福牌甜蜜素、味精,以及两个半袋的白色袋装长舟牌“高级精制盐”。
1月12日,重案组37号根据在造假现场查获的长舟牌“高级精制盐”包装袋上的联系方式,电话采访其生产厂家及售卖该款产品的卖家,两方均表示,该盐属于工业用盐,不可食用,不能用于食品生产。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专家刘少伟昨晚告诉重案组37号,工业用盐不能用作食品原料,应该在包装上标注“严禁食用”。他说,工业用盐含有大量杂质和很多有害成分,如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还有一些重金属,会伤害肝脏、肾脏。
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虽然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但是须严格按相关标准添加,过量的话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比如苯甲酸钠,作为一种防腐剂,虽然有防止食物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但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
用过的八角花椒回收炮制“十三香”
离开上述酱油造假窝点,1月11日下午,重案组37号继续跟随王守义十三香打假人员和刑警队负责人,来到独流镇七堡村一处王守义十三香品牌的生产窝点。
2017年1月11日,天津独流镇七堡村河北一条,假十三香窝点隐藏在一村民家中。查抄中,几位雇来的民工正将假十三香成品、半成品、原料、包装及机器都搬上卡车拉走。